
近期,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已经进入征集志愿阶段。共有126所院校的文理1003个计划需要征集志愿,征集计划数占总计划数的比例高达22%,相当于每四个计划就有一个需要征集。这一数据相当引人关注。
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一、从院校角度来看
自去年开始,门不再允许院校将冷门专业放入提前批次招生。部分院校不得不将这些专业纳入正常批次招生。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院校甚至出现了断档现象。以东南大学为例,去年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纳入正常批次招生,结果当年招生就出现了断档。今年,东南大学将此专业纳入计划招生,不幸的是,该专业已出现在征集计划中。
除此之外,征集计划中还包括了许多冷门和劝退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的理学与材料菁英班、农业大学的应用化学等。这反映出部分院校正悄悄将这些冷门专业纳入专项计划招生中。
二、从考生层面来看
陕西省招生办公布的专项计划正式投档情况昨天较为平衡,没有出现断档现象,所有院校均按计划完成了投档。这表明符合条件的考生大多选择了专项计划。
今天出现的征集计划占总计划数的22%,说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并未选择冷门和劝退专业,且至少有总计划数22%的考生选择了不服从调剂。这些考生抱着冲一冲的心态填报专项计划,希望能录取到满意的专业。如果未能录取到满意的专业,他们也可以选择退回参加正常批次的录取。
专项计划已经成为考生与院校之间的博弈场所。院校希望通过专项计划完成冷门及劝退专业的录取,而考生则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进入心仪的院校和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