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动物卫生在巴黎总部于近日发布了首份年度的《世界动物卫生状况报告(2025版)》。报告揭示,在哺乳动物中,禽病例的数量在2024年相较于前一年增长了超过一倍。禽病毒向人类传播的风险也在不断攀升。
报告中详细指出,哺乳动物中的禽在2024年达到了惊人的1022个疫点,波及了全球55个。相较之下,2023年的疫点数量仅为459个。尽管当前人类感染禽的风险仍然较低,但由于越来越多的牛、猫、狗等哺乳动物被病毒感染,禽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传播适应性增强,使得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报告进一步指出,自2005年至2023年期间,世界动物卫生所记录的动物疾病中,近一半被认为存在人畜共患的可能性,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气候变化以及与动物相关的贸易活动日益频繁是这一趋势背后的主要原因。虽然大部分疾病可以通过接种、改善卫生条件以及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来预防,但全球范围内动物的获取机会仍然不均衡。
报告还着重强调了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更是遏制耐性疾病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不立即采取行动,预计到2050年,抗微生物物的耐性问题可能会导致牲畜大量损失,这不仅将威胁到全球二十亿人的粮食安全,更可能带来高达十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在此背景下,世界动物卫生发出呼吁,要求各国在加强兽医服务体系、提升全球及区域协调能力、完善动物疾病监测体系等方面加大投入。尤其需要开发并使用能够精准区分已接种和受感染动物的先进诊断工具,这对于提高疾病监测的精准度和贸易透明度至关重要。该报告来源于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