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哪吒2》上映以来,其热度持续飙升,不仅票房成绩突飞猛进,影片中各个角色的相关话题也不断成为热搜焦点。近期,申公豹的口吃问题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申公豹是《哪吒》系列中的反派角色,而其独特的口吃特点更是成为了该角色的亮点之一。许多观众纷纷表示:“这口吃也太可爱了吧!”针对这一点,导演饺子透露,申公豹的口吃背后有着深刻的背景故事。
导演饺子表示,申公豹因为受到师傅和师兄弟的,长期压抑自己,缺乏志气,最终导致了口吃的出现。口吃在医学上是一种真实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音重复、延长、停顿等表达困难的症状,还可能伴随着肢体和面部肌肉的紧张和异常动作。
南昌大学一附院康复医学科副技师于国华表示,口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果一级亲属中有口吃患者,其遗传概率可能是普通人群的3倍。后天的不良习惯也可能导致口吃,如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模仿口吃者的症状。
全球约有1%的人患有口吃,我国估计有约1300万口吃患者,而学龄前儿童的口吃发生率在3%到5%之间,通常发生在2至5岁之间。许多患者认为口吃是“不治之症”,但实际上通过治疗训练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恢复。
于国华医生建议,对于口吃者,深呼吸放松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口吃发生,同时在讲话过程中,应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给予口吃者足够的时间表达,不刻意纠正他们。使用节拍器进行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医生提醒,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口吃的治愈率,特别是在儿童阶段,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吃问题,尽早就医是最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