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已至,北京的荷花季也已经正式开启。每当提到荷花,很多人都会想起有着“北发源地”之称的莲花池。北京莲花池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北京又是从何时开始种植荷花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北京荷花的传世故事。
北京荷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辽代。据《北京花卉史话》记载,北京种植荷花始于辽代。当时,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幽州升为南京,并在宋辽和平时期从宋朝接收了南方的莲籽,这些莲子被种植于(现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于荷花艳丽而不,受到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喜爱,被尊为“国花”。
在辽代的历史上,萧绰太后(萧太后)曾在缙山县(现在的延庆区)妫水南部设置行宫,并在此辟有一处池塘种植荷花,称之为“莲花池”。每到夏季荷花盛开之际,萧太后都会在此赏花戏水。
进入明清时期,荷花在北京地区的种植更加广泛。据记载,清代北曾有38处“莲花池”。这些莲花池分布于城内及各个郊区,如紫禁城外护城河、南海、中海、北海等。这些莲花池均属于“官管”,是帝后、皇亲国戚及王公大臣们赏荷的地方。
关于园和颐和园的荷花,也有许多传说。据说乾隆皇帝曾在园泛舟时梦见一位美丽的荷花女神,遂命人在园中种植许多荷花。而颐和园种植荷花的历史悠久,尤其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荷花成为昆明湖湖面独特的一景。有一年,慈禧太后甚至亲自扮演观音,在昆明湖的荷花丛中拍照。
这些历史背景和传说故事,让北京的荷花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历史的沉淀还是文化的传承,荷花都是北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田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