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接到热心读者反映,一些关于公共直饮水设备在日常使用中的问题频发,让人质疑这些设备是否只是摆设,并没有真正起到方便市民和游客的作用。对此,记者就读者所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查。
早在2018年,重庆就启动了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的“公共直饮水项目”。至今,全市已建成并安装了1106套直饮水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分布在人流量密集、停留时间较长的商圈等公共区域。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如何呢?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直饮水设备存在不出水的问题。例如,在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和渝北区龙头寺公园,一些设备的出水口长时间无法正常工作,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不便。
关于设备维护责任的问题,部分直饮水设备上标注了设备维护方、生产商、责任人等信息。但在一些公园,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设备维护成为了一大难题。例如,礼嘉智慧公园的一些设备出现问题后,记者尝试联系相关责任方进行维修,但过程并不顺利。
除了设备维护问题,直饮水的安全性和卫生状况也备受关注。部分设备的周围环境不佳,取水口被脏污遮挡,甚至存在食物残渣等问题。这些问题让市民对直饮水的安全性产生疑虑。
记者在探访过程中还发现,公共直饮水设备的标识指向不够精准,导致市民和游客难以找到饮水点。一些公园的指示牌上没有明确的标注方向和位置,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市城市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正在采取措施解决。他们制定了方案,明确了辖区的监管责任,并了相关的管理规范。他们也呼吁各区县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重视管理,完善巡查维护管理机制,并落实设备维护经费。
城市公共直饮水项目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让这一项目真正惠及广大市民和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