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by晚风生子番外

羽绒by晚风生子番外

“那五万块钱,究竟去哪了?”父亲的嗓门在包厢里响起,宾客的欢声笑语瞬间沉寂下来。

坐在一旁的舅妈,神态自若,而我叫周明志,今年刚刚被北大录取。

当这个消息传开时,家乡的亲戚们纷纷惊叹不已。谁能想到,五年前那个因母亲病逝、父亲外出打工而寄居舅舅家的瘦弱少年,能考上全国顶尖学府呢?

时光倒回到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我拖着简单的行李住进了舅舅家。那时的我,只有十三岁,瘦小的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母亲去世已经三个月,父亲为了还医费远赴广东打工。我不得不寻找新的家庭,扎根于舅舅家。

舅舅周长发骑着那辆已经用了十几年的永久牌自行车来接我,车后座绑着一卷塑料绳,用来固定我的破旧帆布包。他轻拍着后座说,“坐稳了,别掉下去。”声音轻柔得像是怕打碎了什么。

那时,舅舅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住在县城东边的老街区,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红砖楼。没有电梯,我们爬到四楼,舅舅的气息有些急促,却依然坚持背着我的行李。他推开那扇贴着“福”字的木门,一阵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

舅妈在厨房里忙碌着,听见开门声,探出头来。她擦了擦手上的水,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快进来吧,外面冷。”

舅舅是县里供销社的普通职工,而舅妈在纺织厂工作。他们有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女儿周小荷,当时正上小学五年级,扎着两个羊角辫,躲在舅妈身后偷偷打量我。四口之家挤在六十平米的老房子里,我睡在客厅的折叠。

那晚,我躺在陌生的,听着外面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心中无比思念母亲和家。舅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第二天早晨五点半,天还没亮,她便起床做饭,然后敲开,“明志,起来读书了。”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舅妈已经穿戴整齐,头发一丝不苟地挽成发髻。厨房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已经摆在桌上。她一边把红色的塑料饭盒我的书包,一边嘱咐,“多吃点,中午饭菜我给你装在保温桶里了。”


羽绒by晚风生子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