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酿豆腐是客家“酿菜文化”中的代表性佳肴。它的外皮呈现金黄微焦的色泽,内馅则鲜嫩,充分展现了客家人“粗料精做”的智慧,豆腐的清淡与肉馅的鲜美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所需材料(四人份):
主料:
客家老石膏豆腐400克(以老豆腐为佳)
猪前腿肉300克(肥瘦比例约为三比七)
馅料:
提前泡发的干鱿鱼末10克、虾米碎15克、香菇末两朵、葱花一汤匙、盐适量、胡椒粉少许、薯粉一汤匙。
煎酿料:
花生油50毫升、盐少许(防溅油)。
酱汁:黄豆酱一汤匙、蚝油一汤匙、清水200毫升、糖少许、老抽少许。
制作步骤:
一、豆腐处理:将豆腐切成约5厘米长、4厘米宽、2厘米高的长方块,然后在中间挖一个洞(底部留一层豆腐),表面撒上薄盐静置十分钟以去水增韧。
二、准备馅料:手工剁碎猪肉至有颗粒感,加入鱿鱼末、虾米碎和香菇末等食材搅拌均匀至起胶,再加入薯粉和水锁住水分。三、酿制技巧:在豆腐孔内拍上生粉以防馅料脱落,用拇指将馅料压入孔中,使其略微凸出豆腐表面。四、煎制关键步骤:热锅冷油至油温约150℃,将馅面朝下先煎定型,然后翻面煎至金,最后煎一下侧面封边。五、焖煮入味:将所有酱汁混合煮沸,放入豆腐小火焖煮约五分钟,收汁至后撒上葱花和红椒粒点缀。传承秘诀在于选材标准,使用石膏点制的老豆腐、肥瘦适中的猪肉以及晒制好的虾米等。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碎技巧,如煎前用姜片擦锅以及翻面时用两把铲子配合等。馅料中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鱼露或马蹄碎等食材。酿豆腐的变体如酿豆腐煲和煎酿三宝也各具特色。地道的吃法建议配米饭淋酱汁、蘸客家桔油或佐胡椒猪肚汤等。按照这些步骤制作出的酿豆腐,外皮焦香微脆,内馅且汁水四溢。只要掌握“热锅冷油、先煎馅面”的要诀,您也能轻松复刻这道承载客家人迁徙记忆的经典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