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地区近期连续遭遇强降雨,气象专家解析原因并预测未来趋势
随着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雨水滂沱,湖南迎来了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过程。对此,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省气候中心的专家,解读此次强降雨的成因并预测未来的天气趋势。
今年以来,湖南的降雨整体偏多,特别是自5月下旬以来,雨水更加集中。据省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6月9日,全省的平均降水量已达818.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了16.6%,并且共出现了13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从5月29日开始,湖南遭遇了三轮强降雨的侵袭,累计雨量高达250至350毫米。其中,98个乡镇的降雨量超过了300毫米,16个乡镇的累计雨量更是达到了400毫米以上,两个站点的降雨量甚至超过了600毫米。
那么,这次强降雨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专家表示,直接原因是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和强盛的西南季风不断向南方输送暖湿气流,同时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也相对稳定,使得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冷暖空气在湖南上空激烈交汇。而间接原因则与前期气候系统的异常有关,其中,自2019年11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此次气候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入6月,湖南的降雨趋势并未减弱。省气象局分析,6月10日至19日,湖南仍将处于强降雨集中期。特别是6月11日至14日,湘西北、湘北地区将面临严重的雨水集中期,沅水、澧水及资水下游流域的洪水致灾风险极高。
气象部门提醒,未来的防范重点时段为6月11日至14日、16日晚至19日,重点防范区域将由南向北转移,特别是湘西北、湘北地区的山洪地质灾害和可能的流域性洪水。
为了应对这一轮强降雨,气象部门已经加强了与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并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全省的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省气象局还发布了多期的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气象专题报告、气象信息快报等,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