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羽沉舟的智慧
成语读音:j y chn zhu
成语释义:虽然羽毛看似微不足道,但积累多了却足以使大船下沉。这成语象征着一点一滴的小坏事积累起来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词语辨析:与之相近的词汇有“积少成多”、“微小之力积累亦可形成巨大之力”。该成语向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对细微事物的警醒与反思。
成语的来源与故事背景:《战国策魏策一》中的智慧深邃。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群雄逐鹿,诸侯争霸。在这个背景下,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策略:“合纵”与“连横”。前者主张弱国联合对抗强秦,后者则主张弱国依附秦国。当时六国间的合纵盟约牢不可破,秦国的相国张仪发现了这一点,他深入魏国的宫廷劝其放弃合纵之约。
四年后,魏国的局势发生了变动。魏哀王继位后,张仪继续劝说魏国投靠秦国,但同样遭到了拒绝。张仪便暗中挑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在战争中落败。接着的一年,魏国又在观津被齐国打败,秦国趁势进攻魏国,使得其他诸侯国为之。魏国的失败导致合纵盟约出现了裂痕。此时张仪趁势而为,他用“积羽沉舟”的比喻说服了魏哀王,指出即便是小的不利因素也不能忽视,否则就像羽毛堆积多了会压沉大船一样,魏国将面临覆亡的危险。魏哀王最终听从了张仪的建议,背弃了合纵协议,转而与秦国连横。这一成语的故事传递出的不仅仅是策略与智慧,更是对微小事物累积带来巨大影响的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