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接发不一样,三长两短和两短一长传的信息完全不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他这一走,不会有什么三长两短吧?”或者“要是你有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呀?”甚至在恐怖小说中,也经常有诸如“人忌三长两短,香忌两短一长”的说法。虽然人们自古以来都避免直接谈及死亡,但“三长两短”这个词是如何与死亡、意外和不吉利关联起来的呢?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关于“三长两短”这个词的起源,有说法认为它与我国古代的丧葬文化紧密相关,其中有两种主要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来源于古代捆绑棺材的方式。在古书《礼记 檀弓上》中,有详细记载如何捆绑棺材。原来是横的方向绑三道,纵的方向绑两道,通过这种方式的描述中提到了三长两短。而另一种解释则是关于棺材的木材长短。据说棺材由六片木材组成,其中四片长木料代表天与地、日月,两片短木料代表彩头彩尾。但由于棺盖在不使用的时候不会盖上,因此人们习惯上将棺材称为“三长两短”,并引申为死亡、意外、灾祸等不祥之意。

除了上述与丧葬文化的联系外,还有说法认为“三长两短”最初是指三根长香和两根香烛的长度。因为香和香烛都是用于祭奠死者,所以它们的长度也用来代指死亡。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钉子的使用和火葬的普及使得人们很少有机会亲自接触棺材,但使用“三长两短”来表达死亡或不吉利的事情的习惯却得以保留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