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擅长画哪两种画

戴嵩擅长画哪两种画

《斗牛图》与《耕牛图》:从戴嵩到齐白石的艺术探索

提及牛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和戴嵩的《斗牛图》。对于韩滉的作品,历代鉴赏家都赞不绝口,称之为“神品”。戴嵩的《斗牛图》却因其牛尾巴的描绘引发了一场画坛的争议。

这场争论最初被苏轼记录在他的《书戴嵩画牛》一文中。文中描述了一个场景:蜀中的杜处士展示了他所珍藏的戴嵩的《牛》轴。画中的两头牛摇着尾巴斗在一起。一个牧童看到后,大笑说:“牛在打斗时,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缩入两股间,这幅画里的牛却摇着尾巴斗,显然是错误的。”杜处士听后,认同了牧童的观点,将画收起。

苏轼和杜处士都接受了牧童的说法。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戴嵩《斗牛图》却是两头牛“垂尾而斗”。乾隆在画上题诗,猜测戴嵩或许接受了牧童的指点,将原本的“掉尾而斗”改为“垂尾而斗”。但查阅历史资料,并没有证据表明戴嵩真的采纳了牧童的意见。

实际观察斗牛,我们会发现牛在角斗时尾巴的姿势多种多样。戴嵩的“掉尾而斗”并没有错,反而显示出他对斗牛的细致观察和对牛的各种姿态的熟悉。那位牧童的观点其实是以偏概全。

对比清代的《雍正耕织图耖》,我们会发现齐白石的画作更具意境。大师画牛,真的是非常人所能理解。他们的作品背后蕴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入观察与理解,是真正的艺术瑰宝。


戴嵩擅长画哪两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