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接到诏书,终于有机会结束流放生涯重返。他满怀希望,以为将受到重用。当他抵达长安后,却与白居易一同遭遇变故,被突然贬谪。面对这人生的起伏,元稹在诗歌中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归田》一诗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三十七岁的年纪,元稹效仿陶渊明挂印辞官,决定离开繁华的都市。那时的他,如同陶渊明的陶君一样,正值壮年之际。然而元稹对于仕途已感到厌倦,觉得如果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那又何必执着于此呢?他开始向往那种宁静的田园生活。
于是,元稹决定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他打算在商山脚下河流环绕的小村子里安家落户。他设想自己在冬天时修葺房屋,在春天时耕作桔槔园。归隐后的他,将远离那些纷繁复杂的世俗之事,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提升。他在诗中写道:“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意味着他将放下那些尘世纷争,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种回归田园的生活是他想要寻找的一种心境平和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不再过分享受权力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不安的感觉选择远离生活也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和自由对人生的理解也上升到了新的境界他认为如果不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充实和自由那么追求权力或金钱等物质的东西也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烦恼而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于是元稹选择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