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在即,备考压力如影随形。为了缓解压力并提升身体状态,科学合理的运动显得尤为重要。这份针对高考生的“运动指南”,不仅能帮助解压,还能提升大脑活力,调节身体机能。
运动方式建议:
一、低强度高效率的运动
考生应以“激活身体而非透支体力”为目标,兼顾锻炼效果与恢复效率。推荐以下运动方式:
1.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可以给大脑“充氧”,为情绪“降噪”。持续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快速缓解焦虑情绪。
2. 轻力量与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八段锦、拉伸操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改善体态,缓解久坐疲劳,增强核心稳定性。
3. 互动运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释放压力,缓解备考焦虑。
二、运动节奏安排
按照“早唤醒、午放松、晚舒缓”的节奏,科学安排运动时机与时长。早晨适合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下午可进行稍高强度活动,利用身体状态最佳时期进行运动;晚上以拉伸、放松为主,促进睡眠。
本文作者强调,高考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体力与心态的考验。科动就像给身体安装“涡轮增压系统”,能让大脑更清醒、情绪更稳定、睡眠更香甜。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以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面对高考这一重要人生挑战。
本文提醒读者,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文中所提到的运动方式和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求请咨询专业运动医学或健康专家。本文配图来源于版权图库,请勿擅自使用。
本文来源:《学生健康报》。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专家徐盈,经过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医师汇的审核。策划与编辑团队为张灿灿、王宁和范洪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