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联手全国博物馆推出重磅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件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文物——西周晋侯鸟尊。
这件文物诞生在遥远的青铜器时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西周青铜技术的杰出代表,更是见证晋国历史的重要物证。晋侯鸟尊是晋国开国的重要象征,上面刻有迄今为止出土最早的“晋”字。
晋国,这个周朝时期周武王的诸侯国,在周朝初期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其首任国君为唐叔虞,后来其子燮父即位后,将国号改为晋。而这件鸟尊,正是出土于燮父之墓。
鸟尊的造型独特,上面有两只鸟,大鸟背上的小鸟连着尊的盖子。打开盖子,可以看到盖子内的铭文。这些铭文明确记录了它与晋国的关系,使其成为晋国开国的重要物证,也是“晋”文化的源头。
这件珍贵的鸟尊在出土时却处于“”的状态。修复过程一波三折,历时十九年。20世纪90年代末,盗墓分子炸毁了晋侯墓地,鸟尊处于炸下方,被炸成一百多块碎片。经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联合考古队的抢救性挖掘,最终发现了这件珍贵的文物。
经过多位专家的接力修复,近年来,鸟尊终于完美合璧。它的造型独特,纹饰华美,是西周青铜艺术的杰作。鸟尊的顶部是一只向上回首的凤鸟,尾部是一头鼻子内卷的大象,两道弧线在美学上达到了平衡。
如果你想要亲眼目睹这件珍贵的文物,那么不要错过山西博物院的“晋魂”基本陈列。从4月1日起,该陈列全新升级正式开放,其中1238件(组)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预约参观。
监制:唐怡;制片人:武慧锋;文案:王默晗;视觉设计:丁丽洁;编辑:周佳艺;技术:汤沛;审校:左中明;统筹:刘莹、戴广宇、张晨锦;微信编辑:张琪。特别感谢山西博物院、总台山西总站和文物报社的支持与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