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东风风行雷霆630 Pro的车主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他们在正常充电的过程中,车子突然显示充电已完成并自动锁电了。这辆车主是在两年前即2023年5月购买的,已经行驶了大约31万公里的路程。在4月25日这天,当车辆充电至30多度电时,显示充电已完成,但车辆却无法继续行驶。车主联系厂家后得知,原来这款车的电池在出厂时就设定了31万公里的限制。
车主感到十分不解和不满,他们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否公平合理。他们花了大价钱购买的车,现在虽然还能使用,但却无法充电,他们认为自己被“坑”了。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许多网友表示,他们购买车辆时被告知电池可以使用到报废,但现在行驶了仅仅30万公里就被锁电,感觉像是被强制报废一样。与此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零跑C11车主身上,但他们的处理方式却是厂家主动免费更换电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自事件发生后,车主从4月25日开始等待厂家的检测和回应,但已经过去了19天,依然没有人来处理。一些博主认为,车企可能因为考虑到电池在达到一定的里程后可能存在风险,因此提前锁定了电池。车主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合理,他们质疑为何在正常使用的车辆会被锁定。
有网友开始关注其他品牌的处理方式。例如,比亚迪和特斯拉的电池虽然会随着使用而衰减,但并不会直接锁电。而零跑汽车则对高里程车主主动进行电池更换。这一事件也让人们开始关注二手车的价值是否会因为电池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未来购买电动车时,电池无疑将成为消费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目前,车企尚未对此事件给出正式回应,只是表示正在处理中。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的疑惑:车企设定电池上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果所有的电动车都采取这种方式,是否意味着车辆在一定里程后将被强制报废?有网友建议,未来购买车辆前应该仔细了解电池的寿命规定,避免购买到所谓的“定时”。
现在,这位车主的车辆已经变成了摆设,无法充电也无法上路。有人认为这种设定可能是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新车,也有人认为车企是为了避免电池问题引发的责任纠纷而选择锁定电池。这一事件的真相尚未明朗,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猜测。零跑的主动换电池处理方式似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这一事件的具体结果仍需等待车企的进一步回应和处理。车主目前只能无奈等待,希望未来购车合同能够明确电池的寿命和限制条款,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