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语言不仅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与他人沟通的工具,更是他们思维发展的载体。为了促进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够清晰表达情感、想法和需求,我们的一年级老师们近日走进了幼儿园,与幼儿园的师生共同探讨和探索“基于幼儿语言经验连续性发展”的主题。
4月9日,张杨校区的一年级语文老师受邀走进竹园幼儿园,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与幼儿园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将幼儿园大班的语言集体教学与户外游戏观察相结合,共同探索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经验的连续性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运用了头脑风暴、微格分析等研讨方式,深入探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
在观摩了竹园幼儿园的课堂展示《咕咚来了》后,小学一年级的老师们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认识。课堂上,教师通过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们感知信息传递中的偏差,理解清晰表达的重要性。结合分段式解读故事的方式,提升了孩子们表达的逻辑性。
在研讨环节,小幼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竹园一年级的语文老师结合小学课堂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将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方法与小学的语言教学相融合,以更好地提升孩子们的语言素养。高志梅老师提到,小学课堂在关注个性化指导的也会为孩子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语言任务。她建议幼儿园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进句子的表达。备课组长老师指出,小学课堂注重系统的语言训练,如识字、朗读和积累等,并强调在倾听和模仿中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在微格分析环节,竹园幼儿园的陆老师分享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精彩表现。老师们深入解读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语言运用,看到了他们语言经验的丰富与进步。为促进幼儿语言经验的持续发展,教师们提出了诸多建议,如制定游戏计划、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游戏想法、适时提问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与表达等。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是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玩耍中学习,而小学的语言教育则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运用。通过这次联合教研活动,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共同探寻出更契合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教育方法与路径。我们将携手努力,为孩子们的语言学习与未来发展夯实基础。我们呼吁各位读者若对此文版权有所疑问或需要联系原作者,.com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您的合理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