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广为流传,鲧未能完全解决洪水问题,因此被尧帝所杀。直到舜帝继位,洪水问题依然严重。于是,舜帝决定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承担起治水的重任。
禹成婚很晚,三十岁才娶了涂山女为妻。在结婚的第四天,禹便为了治水事业匆匆离家。他踏上了艰难的治水之旅,离家后便鲜有归期。涂山女日夜思念,时常登山眺望,内心充满忧虑。她在山巅唱出了深情的歌曲:“候人兮猗!”据《吕氏春秋》记载,这是南方诗歌的源头。追寻禹的踪迹,涂山女最终在田轀辕山找到了他。
一次,禹化为大熊奋力挖掘山土,不料遇到了送饭的涂山女。看到这一幕,涂山女惊恐地逃跑。禹一路追赶,直至嵩高山。在那里,涂山女化为一块大石。禹焦急地呼喊,石头裂开,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禹将其命名为“启”,启后来成为了夏朝的天子。
禹在治水过程中,吸取了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的策略,将洪水引入大海,露出陆地。最大的洪水源头据说来自水神共工。共工手下有一员大将相柳,拥有九头之躯,每口都能吞噬山土。应龙助禹对抗相柳,最终相柳被擒并杀死。相柳的臭无比,落地之处寸草不生,形成可怕的沼泽。禹多次尝试填平却失败,最后只能将污染的土地挖出堆成高台,史称此台在昆仑山北。共工此次失败后,再也没有出现。
在治水过程中,禹还遭遇了许多怪兽的挑战,其中最强大的莫过于无支祁。无支祁住在桐柏山,是一只巨大的猿猴,力大无穷。禹经过多次血战才将其擒获,并锁在淮阴龟山之下,才使淮水恢复平静。据说在唐朝永泰年间,还有人曾目击过无支祁的身影。民间传说其可能是孙悟空的前身。
历经十三年,禹终于成功解除了洪水之患。之后,舜帝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帝王生涯中,多次巡视边疆,走遍了许多奇异的地方。他的足迹甚至远至日出之地、羽人国、裸民国、奇肱国以及终北国等。《山海经》中记录的许多奇异山川、国度与怪兽,据说都与禹的足迹有关。
禹回到阳城后重新划分九州,铸九鼎象征其。九鼎成为权力的象征。禹在位期间,致力于了解民情、督促。最终,他在会稽病逝,葬在大禹陵。据说每年都有成群的鸟儿飞来为其除草。
大禹的一生都在为和奔波。他的脚步遍布神州大地,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他用脚步为走出了一条生路,又为开拓了一个广阔的家园。他的事迹流传千古,“禹迹”成为的象征。他的功绩不仅在于治水,更在于他通过造福,奠定了大国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