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在超市听到一个阿姨被陌生人称呼为,结果阿姨的脸色都变得不自然了。这让我想起现在年轻人在称呼上已经不再频繁使用这些过时的词汇了。几天前,我的表姐还批评我,每次见到别人都喜欢称呼为,显得太过老套。其实,换一种得体称呼并不是难事。最近我发现了一些身边人常用的称呼方式,非常实用,想与大家分享。
在地铁上遇到问路的人,我会使用“女士请问……”这样的开头。以前总以为加个“”听起来更加客气,结果在某些场合却适得其反,甚至遭到白眼。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年纪较大的女士被称呼为后转身就走。后来我发现,用“女士”作为称呼更加悦耳,不论是在服务行业还是在同事会议中都非常适用。
我的同事朵朵常常亲切地称呼我为“姐”,这让我感觉很亲切。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这样称呼,她表示叫“”听起来像是在讨好,而直接叫名字加“姐”更加自然。现在公司的新人在介绍自己时也会采用这种方式:“我是小夏,叫我夏姐就好。”隔壁的雪梨姐一听这样的称呼,立刻变得更加热情。
在小区健身房里,有个四十多岁的王姐,每天穿着运动服,我称呼她为姐姐时她非常开心。但是隔壁的五十多岁的李阿姨就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喊她姐姐时她转身就走,后来改成“李阿姨”后她则笑容满面地和我打招呼。这告诉我,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之间交流时需要注意用词,不能随意乱叫。
上个月参加培训时,我称呼讲师为陈老师,虽然她并不是真正的教师身份。后来聊天时她夸赞我懂礼貌。现在在职场上遇到前辈我也常常采用这样的称呼方式,“老师慢走”这样的用语甚至让奶茶店的服务员都对我热情有加。
我的闺蜜总是亲昵地叫我宝贝,虽然一开始觉得有些肉麻,但现在习惯了反而觉得很暖心。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称呼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安慰力量。不过要注意场合,不当场合下使用亲密的称呼可能会引起误会或不必要的关注。
前几天在酒店入住,前台的姑娘在递给我房卡时使用了“女士”这个称呼,甚至在早晨送早餐时也亲切地打招呼说:“女士早上好。”这让我意识到换一个简单的称呼真的能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在交流时不必过于刻意讨好对方。根据对方的年龄、场合以及是否熟悉等因素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称呼即可。比如在与客户交流时使用“女士”,与邻居相处时使用XX姐的称呼,对专业人士可以称呼为老师或者对年轻的姐们使用更亲昵的称呼等。上周同学聚会时,我表哥向我请教如何正确地称呼他的新同事,我向他传授了这些方法后,他成功地用这些方式与新同事交流并成功加到了微信。有时候换一种说法真的能让事情变得更加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