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是上级对下级吗

青睐是上级对下级吗

最近,我体验了一款名为“摩擦”的社交app软件,它是由朋友推荐的新晋应用。在对比了微信、陌陌等LBS应用后,我发现其中一项功能可能解决了目前app从线上到线下的变现难题。这个功能也引发了我对目前社交app存在的一种循环式迷局的思考,那就是不断强加的“点赞”感。

在朋友圈中,“点赞”无处不在且四处泛滥。

人们在朋友圈中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理想中的现实生活,从照片、心灵鸡汤、星座贴到地理位置等。他们晒朋友圈的目的主要是向外界传递三种信息:一是我过得比你好;二是我知道得比你多;三是我不仅过得比你好而且知道得也比你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过渡有关。在这个时代,原本存在的传统秩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时代下网状结构连接的平等个体。当每个人都成为意见时,人的“自我”意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人们晒朋友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得到一个简单的“赞”。在社交中,吸引人们扎堆的核心驱动力是与自己相关并有东西吸引自己,因此出现了基于LBS或兴趣的。

从点赞者的角度来看,点赞的原因包括讨好发布者以对方,尤其是获得暗恋者的青睐;上级层面的“已阅”,如领导给下属的加班状态点赞表示已经看过内容,并起到激励其他下级的目的;以及其他一切流于表面的关系维护。

真心对内容表示认同的点赞是极少数。点赞的存在意义主要依赖于满足人性深处的虚荣感,以维持这种凝聚力。社交媒体上的数字已经形成了一个虚假的“安全泡沫”,人们沉浸其中。点赞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一种社交货币,数量比点赞者本身更重要。

正是基于这一点,“摩擦”软件通过送鲜花的功能将流于表面的关系进行筛选和变现。这是一种新的思路,将点赞这种社交虚拟货币变现,将个人和他者之间的好感度用虚拟鲜花来呈现。软件采用1朵鲜花=1元币的奖励机制,如果送出鲜花后48小时内对方无回应,鲜花将返回到送花人的账号。这一功能或许打破了点赞背后的虚假繁荣泡沫。

当存在感从虚妄的存“赞”感提升为真金白银的存在感时,“摩擦”软件提供了一种新的筛选机制来实现社交关系的落地沉淀。对于陌生人app来说,他们天生面临两大难题:如何解决用户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及心理需求匹配度,以及如何实现online到offline的变现。而“摩擦”中的鲜花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催化点对点用户之间的关系落地,实现online到offline的变现。想象一下,如果将类似功能移植到微信这样的强关系连接平台上,当点赞被赋予价值时,微信朋友圈又将经历怎样的性变革?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青睐是上级对下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