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季节的变换,从秋入冬,气温骤降,羽绒服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近期,羽绒服市场出现诸多质量问题,事件接连曝光。从浙江湖州的七万件假羽绒服到江苏南通、江西九江等地的羽绒工厂以“丝”代“绒”,羽绒服的品质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面对寒潮来袭,如何选购一套货真价实的羽绒服温暖过冬成为了消费者的难题。为此,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了武汉加十分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向京艳,她为消费者选购羽绒服提供了专业建议。
在购买羽绒服时,消费者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宣传时常常感到困惑。对此,向京艳提出了五大关键选购要素,让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能够更加明智决策。以下就是对这五个关键点的详细解读:
第一,含绒量。这是衡量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向京艳指出,标准要求羽绒服的含绒量不得低于50%。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通过观察羽绒服的透光性来初步判断其含绒量是否真实。高品质羽绒服的含绒量越高,其羽绒的蓬松度也会越高,手感越柔软。市面上常见的羽绒服含绒量有50%、80%、90%等不同的等级。
第二,蓬松度。蓬松度直接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和恢复能力。优质鹅绒的蓬松度可以达到800-900FP,而鸭绒的蓬松度一般在600-700FP左右。当消费者用手按压羽绒服后,如果能够迅速回弹恢复原状,说明其蓬松度高,保暖效果好。而假的羽绒服则可能回弹较慢或者出现绒毛钻出的情况。
第三,柔软度。高质量的羽绒服填充物手感非常柔软,就像触摸云朵一样。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轻轻触摸羽绒服的毛梗,真正的羽绒服中会含有一定比例的毛梗,而完全感觉不到毛梗的羽绒服可能是伪品。羽绒服的清洁度也是消费者需要关注的点,优质羽绒会经过多道除臭工艺处理,仅有轻微或不刺鼻的气味。
第四,充绒量。充绒量指的是羽绒服中填充羽绒的总重量。在含绒量和蓬松度相同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保暖性越强。但充绒量并非越高越好,还需结合羽绒服的款式、用途以及个人的需求和活动场景来综合考虑。
除了以上四点,向京艳还提醒消费者要注意羽绒的种类,目前市场上的羽绒服填充物主要分为鹅绒和鸭绒。鹅绒因绒朵大、蓬松度高、保暖性强而备受青睐。但鸭绒如果经过精心挑选和处理,也能表现出出色的保暖性能,并且价格更亲民。
新国标不再区分羽绒的颜色,消费者在购买时不必过于纠结于灰绒还是白绒的选择。今年冬天,你准备好新羽绒服了吗?在选择购买时务必牢记武汉加十分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向京艳的建议,确保选购到温暖又安全的羽绒服。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酒店、民宿等场所使用的假羽绒被。(长江云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