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文摘声之韵
小时候,我总以为恋爱中的男女不需要吃饭。曾以为“有情饮水饱”,爱情的力量足以让人心满意足,无需像世俗男女那样一日三餐,婚后更是互相滋养,逐渐融为一体。电视里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多是去喝咖啡、饮酒作乐,即便共进晚餐,也多是优雅品味,极少展现狼吞虎咽的场景。
成年后,我的观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一句“要想得到他的心,首先抓住他的胃”的俗语无情地打破了我少女时期关于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幻想。原来,真正的爱情,还是需要烟火气的,不仅要吃饭,还要学会烹饪,技艺高超,爱情才有保障。
当我还在半信半疑的时候,一则关于万人迷约翰尼德普和凯特莫斯分手的旧闻引起了我的注意。据说分手的原因竟是因为美食。约翰尼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凯特很迷人,但她对美食似乎没什么兴趣,这对我来说是个遗憾。我们在一起时,我总在享受美食,而她却只是看着。”
什么?恋爱不仅要吃饭,要会做饭,还要能陪他一起吃?不仅是约翰尼德普的心声,我也曾听到许多男性抱怨:相亲的女孩什么都好,就是吃饭时太做作,这不吃那不吃,连一起吃饭的默契都没有,怎么可能会有长久的幸福?
主流声音总是教育女性要保持身材,少吃多动,以吸引男性注意力。一旦恋爱了,却又要打开胃口,陪他大快朵颐,才能让他心满意足。这就像巡视民间的国王,一定要看到民众都吃饱变胖才觉得自己的政绩优异。
郑秀文曾经几十年如一日的节食,瘦成一道闪电,但她的爱情之路却历经波折。不知道是否因为总是不吃饭,让许志安缺乏安全感。如今两人终于修成正果,网上流传的合影中,郑秀文明显发福,也许这正是两人感情稳定的征兆——胃的契合,心的相知。
回顾那些不成功的恋爱,多是与吃饭无关。而在最稳定的感情中,认识一个男孩后,一顿饱饭、一顿宵夜就能确定恋爱关系。为庆祝而大吃自助餐,接着闪婚,每晚抱着零食一边吃一边看剧。吃饱喝足后拍着肚皮,想对那些让我不饱的前男友说:你们还配说爱?
如今,我已成为“美食恋爱论”的坚定者。人类最初的本能就是填饱肚子,所以最稳妥的感情也是让人感觉“不必担心明天吃什么”的爱情。尽管现在有些女性以“不担心这辈子吃什么”作为择偶标准遭到反感和攻击,但在我看来,吃饱再说,吃好再爱。
亲爱的朋友们,《青年文摘》微信公众号诚挚邀请你展示自己独特的声音魅力。无论你的朗诵题材、内容如何,,我们将会定期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发布。微信回复“好声音”,即可查看常见问题答复及往期精彩作品。让我们一起聆听好声音,感受美好声音的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