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紫外线灯的应用,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货币鉴别领域,紫外线灯是检测真伪的重要工具之一。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紫外线灯在珠宝玉石鉴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学领域,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形式,人眼只能感知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除了可见光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电磁波,如线、微波、无线电波、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等。其中,紫外线因其特殊的性质,对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用紫外线灯时需要注意避免对进行照射。
波长越短的紫外线,能量越强,对的潜在危害也越大。当某些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会发出可见光,这种现象被称为荧光。如果停止照射后,物质仍然能够发光,则称为磷光。
基于这些光学知识,我们可以将紫外线灯应用于珠宝玉石鉴定中:
1. 确定宝石的种类。
2. 辨别宝石是天然还是合成的。
3. 区分天然钻石与仿制钻石。
4. 判断宝玉石是否经过优化处理。
5. 辅助识别特定宝玉石的产地。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紫外线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情况。
以一只手镯为例,初步观察认为是石英岩。经过简单仪器检测后,确定为石英岩玉,按照新疆尔区的地方标准,可鉴定为金丝玉。使用紫外线手电筒照射后,玉器发出蓝白色的荧光。根据宝玉石知识和经验,这些荧光是由填充的胶发出的。根据珠宝玉石的鉴定标准,含有填充物的石英岩应被鉴定为石英岩(处理)。
再谈谈让许多翡翠爱好者困扰的A货、B货、C货以及B+C货的问题。A货指的是天然翡翠产品,而B货则是指经过酸洗或填充处理的翡翠。C货是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而B+C货则是经过酸洗、填充和染色的翡翠。其中,B货是珠宝市场上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对于如何鉴别B货翡翠,只需携带紫外线手电筒即可轻松完成。原理在于填充的胶在紫外光下会发出荧光。同样地,对于经过处理的和田玉,如注胶填充、酸洗以及玉器拼接等,都可以使用紫外线灯进行识别。粘贴使用的胶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这为我们提供了鉴别的依据。
紫外线灯在珠宝鉴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处理过的宝石,还能揭示商家可能采取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手段,如红蓝宝石的烧制、和田玉的“喝蜡”等。通过紫外线灯的照射,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宝石的真实情况。
对于专业鉴定师而言,紫外灯虽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有其局限性,通常只作为辅助鉴定的手段。对于普通的收藏者来说,紫外线灯却是一个强大的助手。广大的玉友们,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鉴宝小妙招呢?在此,从事和田玉雕刻三十年的卫喜珍与大家共赏国玉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