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些家长为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升学仪式,并在社交平台上以短视频的形式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流传的截图显示,一条醒目的上写着“热烈祝贺XXX同学荣升小学生”,孩子身上佩戴着一条带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字样的红色绶带,在熟悉的背景音乐下,入学仪式正式启动。家长们依次送上礼物和寄语,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
随着开学季的临近,社交平台上兴起了这种入学仪式的热潮。家长们以此表达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和祝福。一些网友对这种入学仪式评价颇高,称之为具有“加冕”般的仪式感。这种家庭入学仪式是否必要,也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实际上,每年很多学校都会为新生举办入学仪式。一些学校甚至会举行传统入学礼,如点朱砂、开笔礼等,旨在通过仪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尊重师长,并寓意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当孩子们踏入小学,正式开启学习生涯时,这标志着他们人生阶段的重要转变,从以玩耍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向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意味着新的开始。父母通过精心策划一个充满爱意的仪式,不仅能帮助孩子适应新的人生阶段,也能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孩子即将迈入校门之际,父母在家中为孩子举办一个独特的升学仪式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不应对此过于指责或嘲笑。适度的仪式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鲜感,让我们记住重要的时刻。纪念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承载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期望。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视频中的升学仪式过于程式化,如拉、披绶带等,让孩子在旁边不知所措,这与家庭的温馨氛围似乎不太相符。过度的形式化可能会让仪式感失去原有的意义。
家庭的仪式感应该是全家人共同的经历和回忆,应该注重孩子的参与和体验。对于升学仪式来说,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对未来学习生活的兴趣,而不是施加压力。我们也应该避免将的表彰形式复制到孩子的升学仪式中。
在社交平台上,有些父母分享了独特的家庭仪式,如上学第一天以特别的方式送孩子上学,或者与孩子一起种下向日葵等。这些特殊的瞬间将在孩子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拥有仪式感并不在于形式的复杂和程序的繁琐,而在于心中潜藏的爱意。父母在彰显个性、追求新颖仪式的不应该忘记让孩子快乐学习的初衷。对于正在入学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爱与陪伴。总之帮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生活的乐趣才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之一。这篇文章来自于新京报评论员徐秋颖撰稿,刘昀昀编辑及校对人员刘军的共同努力完成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