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泸州人是否真的非喝酒不可有朋友这一问题,有许多朋友纷纷询问沽酒客,今天在此给大家一个详细的解答。身为土生土长的泸州人,我必须声明,喝酒与否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在泸州是否有朋友的唯一标准。这个问题如同人们好奇内蒙古是否家家都有牧场,贵州人是否都居住在大山之中一样,背后或许带有些许的偏见和误解。
说到泸州被称为酒城,以及泸州老窖和郎酒的美名远扬,许多人便自然而然地认为泸州人都善于饮酒。事实上并非如此。泸州虽有自诩为酒城儿女的人,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酒量惊人。隔壁邻居可能比我们更能喝,但饮酒这件事并非我们的必要条件。
沽酒客这个名字中带有“酒”字,作为泸州人,时常会被问到关于饮酒的问题。本地朋友或外地朋友都热心地留言邀请我一起喝酒聊聊泸州历史。但我本人对饮酒并不太感兴趣,对于过度饮酒持保留态度。但这并不妨碍泸州很多人对酒的喜爱。就如各地都有好酒之人,但好酒的地方不仅仅只有泸州。如果你不信,看看泸州老窖和郎酒的销售业绩,以及隔壁五粮液的高额销售额便知。
饮酒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酒场规则。它既可以是一种应酬方式,也可以是某些人的爱好。至于是否算作酒文化,这有待商榷。那种酒后失态、呕吐、撒泼的行为不能算作真正的酒文化,更像是酒的负面影响。
说到“喝荡了”,在泸州形容一个人喝多了非常贴切。就像湖面被石头砸中后的荡漾画面,看起来很带感,但实际上是身体不适的表现。春节期间夜市里呕吐的景象并不少见,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酒城儿女”气质,不顾一切地饮酒。然而在我看来,这种“气质”并不值得推崇。爱酒之人得到的只是短暂的飘飘然感觉,第二天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疼痛。
现在的泸州,不喝酒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并没有失去机会或面子。他们依然可以、挣钱、享受生活。年轻一代的泸州人开始更倾向于选择啤酒或红酒代替白酒,因为它们度数较低且更容易接受。大多数人都明白好酒并人都能承受得起的事实。很多人会选择喝茶、喝咖啡或其他饮品代替喝酒来交际。是否喝酒并不是衡量感情的唯一标准。就连那些热爱喝酒的老年人也开始注重养生和健康,因为身体才是的本钱。除了酒厂工作人员和必须应酬的人外,大多数人都不会把酒看得太重。如果有人再提出“泸州人是不是只有喝酒才能交朋友?”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轻松回应他们:“如果你能喝下一斤好酒再来跟我谈吧。”虽然酒对泸州来说十分重要,但我们更希望这座城市在其他方面也能得到均衡发展,这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