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池堵了但还缓慢下水

便池堵了但还缓慢下水

在广州天河村,有一座全天候开放的公共卫生间,被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和热闹的社区公园所环绕。在这里,有一位名叫吴艳珠的环卫工人,现年41岁,已经在此担任了五年的“守护者”。在这五年间,她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卫生间环境品质,还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厕所管理学”经验,甚至借此提升了自身的文化水平。

随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到来,羊城全媒体记者深入吴艳珠的工作环境,记录下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如何用她的智慧和力量提升公共卫生间的管理水平。

吴艳珠与她的工作岗位——天河村的公厕紧密相连。在2020年,吴艳珠在辞去上一份工作后,通过进入了环卫行业,并被分配到公厕保洁员的岗位。起初,她对这个工作并不适应,但看到众多市民使用这座公厕,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于是,吴艳珠每天清晨在农贸市场开市前便完成首轮清洁,确保深夜留下的污渍被彻底清除。厕所间、洗手台、垃圾篓等设施都在每天第一批市民使用前被清洁得焕然一新。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仅入行十个月,她就凭借出色的保洁技艺获得了天河区“工匠杯”环卫技能竞赛的参赛资格,并荣获第二名。

吴艳珠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她从“用力”到“用脑”,致力于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共卫生间品质。她不仅配备了常规保洁工具,还自制了一些“非常规工具”,如细长光亮焊条和弯钩形状的刷子等。这些工具帮助她快速解决了一些常见的公厕问题,如出水口堵塞和视线盲区的清洁等。

除了提升公厕环境品质,吴艳珠还关注每一位使用者的需求。她发现许多使用者都是附近的居民,他们在使用公厕时不仅解决生理需求,也有其他“心急”的事情。吴艳珠总是尽力提供增值服务,如善意提醒匆忙如厕的市民、暂时照看孩子等。这些细致的服务让吴艳珠与市民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更令人敬佩的是,吴艳珠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不仅提升了公厕管理水平,还帮助她获得了文化水平的提升。她的单位天河区部门非常关注职工的继续教育,鼓励她提升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通过在日常工作中挤出时间学习,吴艳珠成功考取了大专。

吴艳珠表示,无论在哪个岗位,只要用心工作,都能在广州这片热土上发光。她希望广大城市管理工作者们能像她一样尽心尽力服务好广州,同时也希望广州市民能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共同为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而努力。她的经历不仅展现了一位普通环卫工人的奋斗与成长,也彰显了“她力量”在优化提升公共卫生间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便池堵了但还缓慢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