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眼中,秦腔板胡与二胡仿佛是亲情深厚的姐妹,同属于一个音乐的家族,但它们各有其独特的魅力。
秦腔板胡与二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拉弦类乐器,它们之间的差异却是如此鲜明。我将这些差异总结为四点:
一、琴筒的设计和材质不同。二琴筒多为六边形或圆柱形,采用蟒皮制作;而秦腔板琴筒则是用椰子壳精心制作而成。
二、在音色上,二声音柔和、圆润,如同清泉般悦耳;而秦腔板音色则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传达出西北的豪情。
在我眼中,二胡犹如温婉的小家碧玉,而秦腔板胡则像朴实的西北汉子。
三、从外观上看,我所见到的二胡其身略高,与秦腔板胡相比要高出一些。
四、在琴弦的使用上,演奏二胡时,内弦和外弦的使用频率相近;而在演奏板胡时,外弦的使用更为频繁,成为主要旋律线,内弦则更多起到辅助作用。
对二深入了解,源于我对赵寒阳老师著作《二胡基础教程》的研读。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印象深刻的内容:
我们持琴弓的方式,其实与持筷颇为相似。演奏时,坐在高度适中的椅子上,不能靠背,两脚自然分开,不可垫脚或抖脚,以免影响演奏的外观和音效。
在演奏过程中,要避免耸肩、低头和摇头晃脑。在按弦时,手指应轻压,不可过于用力。弓毛在内外弦之间的转换,应自然流畅地靠上去,避免直接撞击。
二胡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微调。我曾对二胡上的微调装置一无所知,后来在二胡直播间向老师请教,才了解到它的安装方法。原来存在我所未知的知识。
二微调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直接安装在琴弦上,另一种则安装在琴杆上。
对于二调音,我们有专门的调音器。现在甚至有手机调音软件,大家可以尝试使用。
使用完二胡后,要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琴身上的松香,并记得放松琴弦和琴弓。二胡也需要休息,就像我们需要休息一样。
如果弓毛断了,我们可以小心地将其拉出,用剪刀或指甲刀轻轻剪断,避免用手直接拉扯。
秦腔板胡和二胡,仍是秦腔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它们不仅为戏曲增色添彩,还常被当做独奏乐器使用。
我欣赏过肖炳先生和冉飞先生的秦腔板胡演奏,他们的演奏技巧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同样,二胡独奏《江南春色》也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梅老师的演奏版本更是美轮美奂。
秦腔板胡和二胡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都是拉弦类乐器,都是我们文化的重要代表。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聆听、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我们的文化繁荣昌盛,滋润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