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光学防抖有必要吗

手机光学防抖有必要吗

拍照能力的确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玄学,因为即便在同样的传感器下,不同机型之间的表现效果依然差异显著。这种现象在手机与相机之间的差异体现得尤为明显,手机的计算摄影技术在拍照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了解以下几个关键参数,基本上就能对手机的拍照能力有个大致了解。

一、传感器尺寸

传感器的尺寸是拍照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所说的“底大一级压死人”,“底”指的就是传感器或感光元器件。传感器的面积越大,其感光能力就越强,捕捉的画面细节也就越多。在保证了能够拍摄到画面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追求拍出高质量的照片。目前主流手机的主摄传感器尺寸集中在1/1.5英寸左右,而顶级旗舰手机的主摄传感器尺寸更是达到了1英寸。副摄由于技术和空间限制,传感器尺寸普遍较小。在选择手机时,索尼、三星和豪威是常见的传感器供应商。

二、镜头类型

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不同焦段的镜头来配合。日常使用中的镜头类型大致分为超广角、广角、标准、长焦和超长焦等。由于手机镜头的不可伸缩性,创作时的焦段调整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商通常会在一部手机上配备多个固定焦段的镜头,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拍摄需求。对于主流手机来说,配置通常会包括一个主摄镜头和一个超广角镜头。再高端一些的机型可能会加入长焦镜头,甚至达到三主摄级别的镜头模组。

三、防抖功能

防抖对拍照的影响非常大。在拍照时,轻微的晃动都可能导致照片模糊。具备防抖功能的手机能够极大地提高拍照的清晰度。防抖主要分为物理防抖和电子防抖两种,其中光学防抖的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手机上的防抖功能通常只针对单个镜头有效,所以在选择手机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关注相应镜头的防抖类型。

四、联名与算法

对于资深用户来说,手机厂商与相机厂商的联名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例如vivo与蔡司的联名、小米与徕卡的联名等。每个相机厂商都有自己的影像风格,这些风格在手机拍照上也能得到体现。在选择手机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具有相应联名或算法的手机。

五、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几点,光圈也是影响拍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光圈越大,进光量就越多,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也就越好。绝大部分手机都有调节光圈的选项,但实际上只是通过算法实现的虚拟光圈效果。个别具有物理可变光圈的机型可以真正调整光圈大小。物理光圈的成像效果比虚拟光圈更加自然和真实。在选择手机时,这些因素都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手机光学防抖有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