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来源】在战国时期的庄子所著的《庄子秋水》中有这样的记载:难道你没有听说过那位寿陵的年轻人到邯郸学习行走的事情吗?他既没有得到邯郸的独门技艺,反而丢失了他原本的行走方式,最终只能爬行而归。
【解读】这个故事寓言性地展示了那些盲目模仿他人、生搬硬套的人,他们不仅无习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失去自己的优点和本领。这个故事也被写作“邯郸学步”。
据传,战国时期的邯郸人走路的姿态优美。有一位寿陵的青年人,他深深地被邯郸人的行走姿态吸引,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来到邯郸。他一心一意地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
在邯郸的街头巷尾,他仔细观察邯郸人是如何走路的,然后认真地模仿。尽管他努力尝试,始终无法模仿得像。结果,他越学越差,最后不仅未能学会邯郸人的行走方式,反而连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也遗忘了。当他返回寿陵时,他已经无法行走,只能狼狈地爬行。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引用这个故事,写下了“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著名诗句。现在,邯郸市区有一座跨越沁河的石拱桥,这座桥在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初步建立,现在经过人们的修复,被称为“学步桥”,它的命名正是源于这个故事。
(摘自《邯郸成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