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啪——”一个清脆的响声在空旷的客厅中回荡,我惊慌失措地愣在原地,心爱的花瓶在地上摔碎,碎片四溅。
儿子志明站在门口,脸色铁青,额头上青筋凸起,对我大声呵斥:“妈!这是小璐从日本带回来的限量版花瓶!我说过多少遍,您就安安静静待着,什么都别碰!”
我是孙桂芝,今年六十二岁,曾是一名小学老师。去年丈夫过世后,儿子把我接来城里住。虽说是养老,但日子并不好过。
志明是九十年代的大学生,那时家里还住在破旧的土炕上,点着煤油灯。他父亲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冒着西北风去送他上大学,我用旧报纸包着的白面馒头和腌咸菜是他当时的回忆。
如今,儿子在城里有了楼房、体面的工作,但我却像个多余的人。他对我有着一系列的规定:不许做饭怕我引起火灾;不许怕我被骗;不许自由出门怕我摔倒。这些枷锁了我这个曾经教书育人四十年的人。
刚来城里的那段时间,我想帮忙做家务、做可口的饭菜,但都被儿媳妇小璐温柔却坚决地拒绝了。后来,我试图帮忙照顾豆豆这样的邻居小孩,但都被儿子以“社会乱”为由阻拦。那一刻我倍感自己像是一件摆设古董。
有一天早上,趁志明夫妇上班后,隔壁的李阿姨急匆匆地敲门求助。她怀里抱着的豆豆才三岁,乖巧懂事,圆圆的大眼睛像极了小时候的志明。我答应帮她照看孩子。带着豆豆吃过午饭后,我们去了小区花园的老姐妹们的聚会地。在那里我清唱了《夕阳红》,久违的快活感觉涌上心头。但这一切都被志明看在眼里,他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晚上躺在,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想起志明小时候的点点滴滴:生病时的照顾、成长中的鼓励、大学时的送别……如今他却像对待小孩一样对待我。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照在床头柜的全家福上,照片里的志明还是年轻的样子。这些年我付出了太多,如今却成了儿子的“老糊涂”。
第二天早上我刚起床准备做早饭,小璐就急忙阻止了我。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真的成了被摆在一旁的古董花瓶。失望之余我决定默默接受这一切但内心深处却有了一种力量在觉醒。通过和邻居们交流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决定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我开始参加老年舞蹈队、学习书法、和邻居们聊天交朋友……这一切的变化让儿子看到了我的积极与活力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他对我表示了歉意并鼓励我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也原谅了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学习书法、舞蹈教我孙子写作业……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周末和志明的家人一起做顿丰盛晚餐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小幸福。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别人小心翼翼保护的老古董。我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这就是每个老人最朴素的心愿吧——有尊严地活着享受天伦之乐和属于自己的小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