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钟快慢调整技巧

石英钟快慢调整技巧

去年,万表世界集结钟表界权威人士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钟表界盛会”,通过票选,评选出各大品牌最具代表性的精湛工艺,这些工艺是钟表界独有的魅力所在。在这微小的机械世界里,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呢?

万国表的琼斯针:

万国表的创始人佛罗伦汀琼斯在1868年研发出了六款适用于不同怀表的基础机芯,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琼斯针”。这款机芯上面设计了一根箭形的指针,该指针延伸到主夹板上以精确调整时间的精准度。多年来,万国表一直改进这款机芯,并在1930年将其运用于葡萄牙系列手表上。如今,“琼斯针”已成为万国表的一大招牌。

莫勒的啄木鸟颈式微调:

啄木鸟颈式微调装置是鹅颈式微调的升级版,其特殊的形状使其拥有强大的防震能力。在细微的快慢针上,有一个小小的豁口,而鹅颈式弹簧正好嵌入其中,这样在不影响调校的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抗震作用。啄木鸟颈式微调装置不仅提升了莫勒手表的调校装置的敏感度,还增强了其稳健性。

劳力士的红轮仔:

劳力士手表中的红色齿轮是其独特发明,被粉丝亲切地称为“红轮仔”。它是自动上链系统的重要组件,具有两个弧形的勾挡防逆转装置,使得齿轮只能前进或停止,无法后退。这个装置不仅使劳力士手表的运作噪音减小,而且上链效果极佳。由于其抗磨损、低噪音的特点,装有“红轮仔”的劳力士手表价值非凡。

万国的比勒顿上弦装置:

阿尔伯特比勒顿是万国表厂的技术总监,他发明了比勒顿自动上弦装置。这个装置通过摆陀旋转产生的动力来上弦,与其他的上弦装置不同,它通过凸轮和镶有宝石的滑轮来实现双向上弦。摆陀在360度的旋转都能带动凸轮,进而完成上弦。这是万国表的专利技术,由于上弦过程酷似啄木鸟觅食的动作,所以也被称为“啄木鸟上弦装置”。

格拉苏蒂的鹅颈弯钩与双鹅颈微调:

鹅颈微调是19世纪中后期流行的传统工艺,在手表还未流行的怀表时代就已经出现。为了调校游丝弹性,很多机芯都设置了“快慢针”,而鹅颈微调就是用来快慢针,防止其在日常震动中偏移。格拉苏蒂采用的双鹅颈微调搭配金银交错的手工雕花游丝摆轮夹板,代表了德国最高的制表工艺。

朗格的芝麻链:

朗格的芝麻链是一种调节发条输出力矩的装置,其作用在于使钟表的走时更为精准。芝麻链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天文钟和航海钟,它的动力传输是一格一格的,非常精确。早在1890年至1945年,朗格就开始采用这一技术,并成为了其最经典的技术之一。

萧邦的珍珠陀:

珍珠陀是转陀机芯的一种,萧邦的珍珠陀最为出色。它以小巧玲珑、犹如珍珠般的姿态存在于腕表的机芯中,最大的作用就是使腕表变得更纤薄,同时将机芯完美地呈现给世人。萧邦的珍珠陀一般采用22K金材质,上链效果也非常出色。


石英钟快慢调整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