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的新兴相声社团掀起新汉派热潮
近日,武汉的一家新兴相声社团——左邻右社相声剧场,成为了江汉路咸安坊的热门之地。在这里,一群年轻人将新汉派相声演绎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走进剧场,座无虚席的观众席展现了相声的火热程度。舞台上,年轻的演员们用仙桃、黄冈方言演绎相亲趣事,引得台下观众笑声连连。这个由90后和00后组成的相声社,平均年龄仅为26岁,却已经在短短4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每周两场的租场演出到自有剧场、年演出超500场。他们以创新的方式,把新汉派相声带到更多观众面前。
创始人钟豪出身非科班,但他对相声艺术的热爱使他不断求艺之路。他曾每周六骑车15公里到武昌丁字桥天乐社学习,跟父徐永刚磨练基本功。这段经历让他对传统艺术保持敬畏之心,新人必须通过即兴表演考核,大师的经典录音仍是他们的必修课。他于2021年创办了左邻右社,决心以自己的理解去演绎相声。
为了创新相声形式和内容,团队开始融入相亲故事、改变传统语言和表演方式等尝试。他们还把方言融入段子中,用仙桃话配音游戏、用黄冈话翻译文言文等创新形式得到观众热烈响应。年轻演员们把家乡话说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背后的严苛创作机制要求演员必须持续创新,为观众带来新鲜感。钟豪表示:“我们希望未来游客来武汉时,来左邻右社听一段新汉派相声也能成为必选项目。”他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除了左邻右社的创新尝试外,武汉说唱团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表演形式。近日推出的沉浸式喜剧《风声鹤“立”》,以黄鹤楼重建为背景,带观众穿越至嘉靖年间,展开一场围绕《黄鹤图》的权谋较量与侠义风云。全新的舞台设计、服装道具及特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剧中融入曲艺元素和方言、快板等元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喜好。首演至今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外地游客占到了八成以上。这种沉浸式展现湖北地域特色的表演形式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和高度评价。
武汉说唱团团长宋幼民表示:“这是我们推出的首部沉浸式剧场演出没想到这么受欢迎。”他认为过去过于固本化的演出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现在爱看剧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网络娱乐语言的表达对于老一套的经典戏审美疲劳。”因此他们大胆尝试将经典故事用网络语言改编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随着武汉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文艺事业中来用他们的才华和创新精神为城市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湖北的故事传递着湖北的文化和精神风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为您推送权威的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有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等你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