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传统封闭式厨房还是开放式厨房,橱柜都是整个厨房设计的核心所在。橱柜通常包括地柜、吊柜和高柜三个部分。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不同类型柜体所对应的功能和尺寸。
一、地柜设计
1. 功能分区
地柜包括灶台区、备菜区和水槽区。这些区域是厨房的基本功能分区,满足日常烹饪需求。
灶台区是烹饪的主要区域,包括油烟机、灶具或集成灶等,长度通常在70-90cm之间。集成灶具有良好的抽油烟效果,可以节省吊柜和地柜的费用,但价格较高且收纳空间有限。
备菜区用于准备食材和切菜,长度应在60-90cm之间。如果备菜区太小,烹饪者将难以操作,台面也容易显得杂乱。可以通过利用案板将部分水槽区变为临时备菜区,或通过中岛增加备菜区。
水槽区主要用于清洗蔬菜和水果、洗刷碗碟等,长度也应控制在60-90cm之间。建议选用大单盆,方便使用。
关于台盆的安装方式,常见的有台上盆、台下盆和台中盆。推荐选用台下盆,因为台上盆不易清洁,而台中盆施工要求较复杂。
2. 相关尺寸
深度:地柜的深度常见的有35cm、55cm和60cm三种。深度为35cm的地柜通常作为次面台使用。厨房深度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55cm深的台面,但60cm深的台面操作更舒适。
高度:地柜的高度应根据烹饪者的身高来确定,一般为身高2+5cm。灶台区可以略低于其他区域8-10cm。台盆区和备菜区的高度保持一致,不建议再进行分区。
宽度:灶台区宽度为70-90cm,左右各需要预留30cm的空间供烹饪时胳膊伸展和装盘。备菜区的宽度一般为60-90cm,最好大于90cm以保证操作空间。水槽区的宽度也是在60-90cm之间,需预留至少30cm的空间供碗筷沥水。
二、吊柜设计
1. 功能性
吊柜是厨房的重要收纳空间,主要放置不常用且轻质的物品,如备用餐具、干货等。虽然可以通过五金件如下拉篮更方便地利用空间,但考虑到性价比,建议搭配开放收纳格以提高使用便利度。
2. 相关尺寸
深度:吊柜的深度在30-35cm之间,需参考地柜的深度设计,两者深度差控制在25cm左右。吊柜不宜设计过深,以免使用时碰头。
高度:吊柜的高度不应大于地柜,以避免头重脚轻的感觉。柜体自身高度在60-80cm之间。
悬挂高度:有抽油烟机的情况下,吊柜应悬挂在距地170-180cm的高度;若无抽油烟机,悬挂高度为140-160cm。
内部分隔高度:吊柜内部分隔建议下层设置较高的空间,最上层预留一定高度。可在吊柜下定制开放储物格,提高使用便利度。柜门的宽度最好不超过90cm,单门不超过45cm,以防板材变形。
三、高柜设计
1. 功能性
厨的高柜主要分为冰箱高柜、电器高柜和储物高柜。冰箱高柜主要为了整体美观,因为冰箱上方的吊柜使用率不高。电器高柜用于放置嵌入式电器,如烤箱、蒸箱、洗碗机等。储物高柜适用于大面积厨房,配合各种五金件使用,方便取物,但造价较高。
2. 相关尺寸
深度:高柜通常位于台面旁,为了方便安装嵌入式电器,深度一般为60cm。
高度:高柜与吊柜最高处保持一平,视觉效果更好,高度一般在220-240cm之间。
宽度:根据嵌入式电器、冰箱以及五金的实际尺寸确定,尺度较为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