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有多长啊?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哦!

晨雾缭绕山间,余启贵老师背着满载希望与梦想的背篓,引领着学生们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向着翁江小学的方向坚定前行。这一幕已经过去了12年,但余启贵那坚毅的背影,却时常在我的记忆和镜头中重现。

时光回溯到2013年2月26日,那一天余启贵再次背起背篓,带领孩子们踏上上学的路程。作为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县龙脊镇江柳村翁江小学唯一的老师,余启贵的日常行程充满艰辛。翁江小学深藏在大山深处,四周环绕着梯田,通往山外的道路曲折漫长。每天往返学校和家的路途遥远,需要越过一座山峦。

在翁江小学的水泥路修建之前,余启贵每天上下来的往返路程都依赖背篓。当学生们在崎岖的山路上步履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的书包放入背篓中。若有学生走不动,他甚至会直接将学生放入背篓中背着前行。这个满载希望的背篓,成为余启贵每天在山间穿梭的见证。

当时,余启贵的工作场景令人动容:一个背篓,一名老师,一群孩子,一所学校。尽管条件艰苦,但他表示:“只要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我就心满意足了。”他的付出和坚持,终于在2014年赢得了“全国模范教师”的殊荣。

时光流转到七年后,当我再次踏入翁江小学时,已无需背篓的帮助。那天的微信聊天中,余启贵告诉我一个喜讯:通往学校的水泥路已经修好,学生们从此无需再吃早起的苦头赶山路。当我于2020年7月早早出发赶赴此地时,惊喜地发现县城到余启贵家门口的水泥路已经畅通无阻,只需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曾经的背篓已成为历史的记忆。

如今,翁江小学不仅道路畅通,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里建设了不锈钢围栏,教室里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阴暗狭小的学生食堂焕然一新。这一切变化都是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硕果,也是乡亲们共同奔小康、先扶智的见证。尽管交通工具已经从背篓变成了小汽车,但余启贵教书育人的初心始终未变。他将继续坚守三尺讲台,为孩子们撑起绚烂梦想的蓝天。

在余启贵的学生中,有一个名叫余茂鲜的女孩格外引人注目。那个曾经怯生生走几公里山路都吃力的女孩,如今已经成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的一名阳光自信的大学生。当我再次见到她时,她正和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谈及未来的打算,她表示想参加“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用自己的所学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她始终牢记家乡和父母的艰辛,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回报家乡。现在,余启贵依然坚守在翁江小学的讲台上。他告诉我,这所大山学校已经培养出了多名大学生。未来他将一如既往地努力教学不负教书育人的初心和大山孩子的梦想期待未来的山乡巨变不断发生发展下去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乡亲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梦想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每个人的努力和拼搏都将成为山乡巨变见证者和推动者最终融入这片大山的故事之中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对于这片大山余启贵承载着满满的情感和记忆在这里他见证了学生的成长和变化也见证了自己的梦想和努力再次回望那片大山虽然背篓已成为历史但它所承载的梦想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更多的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