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福晋后,无法继续侍奉皇太极,于是提议为皇太极纳宠。皇太极心动,将目标定在了大玉儿身上,想要纳她为侧福晋。
其实,皇太极早对大玉儿心生情愫,但因辈分关系,一直未能明言。大玉儿的姑姑哲哲,是皇太极的正妻大福晋,按照辈分,皇太极应称大玉儿为姑母。
一切的转折,源于一句。
在科尔沁,有位曾大玉儿“有母仪天下”之福相。这个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苏茉儿透露出来,皇太极听到后,决心要娶大玉儿为妻。
若娶了大玉儿,皇太极便仿佛拥有了“一国之君”的象徵,这正是他毕生的追求。
原本与多尔衮情深意切的大玉儿,在得知大汗要娶自己时,心情顿时陷入低谷。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青梅竹马的感情始终无法抗衡现实的残酷。
那个令人畏惧的“”,像一把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住了大玉儿的心。当大玉儿期待多尔衮归来时,姑姑却告诉她,皇太极要纳她为侧福晋。大玉儿一时慌了神,她试图以种种理由推托,但都无法逃避这个命运的安排。
大玉儿只能向姑姑坦白了自己和多尔衮的感情。她跪在姑姑面前,一半惊慌一半痴情地倾诉心声,除了多尔衮,她不愿嫁任何人。
姑姑自然明白大玉儿的苦衷,她深知皇太极娶大玉儿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喜欢,更是因为那个所带来的宿命。一位志在天下的男人,怎会允许一个命定“母仪天下”的女人落入他人之手,尤其是多尔衮,那个对他皇位构成最大威胁的人。
就在大玉儿对皇太极的好意惶恐不安时,悲剧再次降临——多尔衮战死沙场。
大玉儿无法承受这一打击,她无法接受与爱人的阴阳相隔,更无法接受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共度余生。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痛苦是无法言说的,殉情也许是对爱情最忠贞的抉择。
苏茉儿看到大玉儿的痛苦,试图开导她:如果您真的为多尔衮殉情,又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悲痛?况且多尔衮的弟弟十五爷此时正犯军法,大汗若怒极之下会轻易饶过他吗?您若死了,如何对得起十四爷和十五爷的手足情深?十四爷的冤死,我们不能让他白白牺牲。您不仅要为自己的命运考虑,更要为十四爷报仇,保护他的弟弟。
大玉儿的内心虽然般的痛,但她必须装得若无其事,去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明白自己还有更大的使命要去完成,要为多尔衮报仇,保护他的弟弟。
在与皇太极成婚的前一天晚上,她带着酒和多尔衮唯一的遗物,来到曾经送别的地方,望着天空中的月亮,缅怀自己的爱人。
关于嫁人,大玉儿等待了那么久,期盼了那么久,但终究不是对的人,不是对的时间。人生就像一块布,我们只用了一小部分来制作喜悦,剩下的都成了生活的抹布。大玉儿心中的喜悦,始终属于多尔衮。
最终,大玉儿还是向命运低头了。她与皇太极成婚的那天,多尔衮却九死一生地从战场上归来。大玉儿心中的激情再次被点燃,她摘下凤冠,决心要去见多尔衮。
姑姑的一席话让她冷静了下来:你去见多尔衮又能怎样?远走高飞吗?这对不相干的人来说可能是美好的故事,但对卷入其中的人来说却是悲剧。如果大玉儿和多尔衮私奔,对皇太极来说将是巨大的耻辱,他会放过他们吗?这不是简单的私奔,而是逃亡生涯的绝望。
大玉儿心中的决心开始动摇。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无法掌控。她不仅是多尔衮的全部希望和情感寄托;她的家族和族人、她的家乡科尔沁也都离不开她。她的选择关乎大局和利益格局的选择而非简单的个人情感选择或抗争。即使她对多尔衮的爱再深沉也不能简单因为责任与大局往往超越个人情感的选择与抗争。最终她选择了接受命运嫁给了皇太极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尽管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但她仍然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妻子和宫廷的一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尽管她对皇太极没有爱情但她仍然尊重他照顾他帮助他管理后宫事务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尊严虽然内心痛苦但表面上仍然保持着淡然的姿态面对生活同时继续守护着多尔衮为他保留报仇和保护弟弟的机会他们之间的感情复杂而深刻既是遗憾也是委屈但最终他们都明白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