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况介绍
超高建筑的施工,经过实际工程案例的总结,多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根据建筑高度的不同,主要有两种类型:类型一的内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加上外筒巨柱,巨柱与核心筒之间通过钢梁连接,外筒楼板采用组合楼板形式;类型二的内外筒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连接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这两种结构形式的高度均在4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涉及诸多施工技术课题,主要包括选择施工工艺流程、模板和围护架体系的选择、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钢管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各专业工程的合理插入施工时间以及总承包方的协调管理等。
二、工艺顺序确定
对于类型一,由于其外框结构为钢梁结构形式,适合先行施工核心筒墙体竖向结构,水平结构如楼板等则滞后施工。核心筒先行施工的优点是能够很好地解决多工序交叉作业问题。具体的施工顺序为:核心筒墙体结构作为第一个施工作业面,内筒水平结构为第二个施工作业面,钢结构柱和钢梁为第三个施工作业面,外框筒组合楼板施工为第四个施工作业面,外侧幕墙分段施工形成第五个施工作业面,下部楼层的砌筑和精装工程适时插入作为第六个施工作业面。
对于类型二,由于外框筒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上不适合核心筒先行的施工工艺。原因在于外筒梁板钢筋需全部同截面断开,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较大,并且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需要支模施工。类型二的超高层建筑更适合采取内外筒一起同步施工的形式。
三、模板、围护系统选用
目前可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模板及围护系统包括爬模系统、滑模系统、顶模系统以及传统翻模加爬架围护系统。爬模系统由下架、上架、附墙挂座、导轨、液压油缸系统、模板和护栏等组成。其特点包括整体爬升稳定、操作方便安全、节省材料和工时等。滑模系统适用于高耸筒壁结构和高层建筑施工,其综合效益显著。顶模系统适合用于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施工,具有封闭安全的作业空间,整体提升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传统翻模加自爬架工艺则适用于内外框筒一同施工的工艺,可配合新型模板体系如可调立杆盘扣式满堂脚手架和铝合金模板系统等快拆体系使用。外围护系统可选用专业厂家生产的爬架或建筑保护屏。
四、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超高层建筑常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如C80高强混凝土和高抛自密实混凝土等。施工过程中需重点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包括优化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注意钢管混凝土的特殊性以及超高泵送要点等。对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广州西塔项目和深圳京基100大厦项目分别进行了C100和C120高强混凝土的研究并成功泵送至超高高度,展现了中建四局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先进研究水平。
五、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要点
塔吊和施工电梯的选型和布置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关键。塔吊选型需满足吊装需求并保证安全距离;施工电梯的运力需满足人员材料运输需求并注意电机性能选择。此外还需注意楼层过高对电压降和施工电梯的影响以及电缆线的防卷问题。垂直运输设备的选型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和安全性。与此同时选择合适的工作平台和安全的垂直升降工具也十分关键以保障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与高效。 接下来则需要关注六至八部分的内容即各专业工程的插入施工总承包方的协调管理以及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重难点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和重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是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 总的来说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课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施工工艺选择和施工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及进度。这也是施工单位和团队所追求的核心目标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将更上一层楼为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六至八部分的内容将在后续推文中详细展开介绍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豆丁施工”每日学习跬步千里豆丁施工与你同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