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高血压,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中老年人会容易患病。但实际上,随着现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面临着高血压的风险。长时间久坐不动,是不是就容易引起血压上升呢?对于防治高血压,我们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呢?这篇文章,值得你收藏。
究竟为何高血压会“盯上”年轻人?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它可能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因此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医生提示:当血压超过130/80mmHg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临床证据和研究显示,血压超过这个标准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这种损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因此越早控制血压越好。
除了遗传因素,高血压还受到多种生活因素的影响。肥胖超重、长期过量饮酒吸烟、精神紧张、睡眠不好、缺乏运动以及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
其中,久坐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长时间坐着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释放一些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的物质。久坐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清除,也会引发血压升高。
有一种隐匿性高血压需要警惕。有些人在诊室内测量血压并不高,但在家中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却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这类人群如果有夜间睡眠打鼾严重、经常失眠、精神压力大等症状时,应该关注自己的血压情况。如果发现明显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如眼底损害、有少量蛋白等,应考虑是否患有隐匿性高血压。
那么,对于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
要避开以下误区:
误区一:降压有副作用可以不吃。长期服用降压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干咳、对肝肾造成损伤等。但拒绝吃导致的危害更大。越早将血压控制在稳定水平,越能更好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
误区二:血压高但无症状不用治疗。很多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并没有典型、明显的症状,有的患者甚至已经适应了高血压带来的头晕等不适症状。但血压高对身体的危害始终存在,此时依旧需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
误区三:血压正常了就能停。血压稳定后不能停,必须规律进行降压治疗,同时重视复诊。忽高忽低的血压对身体伤害很大。
接下来,我们谈谈科学防治高血压的一些重要细节:
饮食方面,要适度减少钠盐的摄入,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逐步降至5克以下。增加食物中钾盐的摄入量,因为钾盐可以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应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食物。喝茶也可以降低高血压风险,尤其是喝绿茶和红茶。
不同地区的人们防治高血压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东北地区要少吃炖菜,可用拌菜代替;西北地区要少吃加工、腌制的肉类食品,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华北地区要少喝粥;华东、华南地区要注意摄入海产品时减少盐的摄入;华中、西南地区要注意火锅底料的油盐含量。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能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来减重。建议每周进行4~7天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30~60分钟。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太极、冥想等放松技巧能帮助减轻压力。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定期自我监测血压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还有一个辅助降血压的方法值得一提——“握毛巾法”。将毛巾对折住一端进行简单的握力训练,每周坚持做3次以上,持续锻炼4~8周可辅助降血压。但此方法不能代替降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高血压已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健康隐患。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至关重要。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展。这篇文章为你提供了全面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请务必收藏并转发给需要的人。来源: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