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常用建筑结构材料”知识点梳理与解析
(一)水泥的技术要求
1. 凝结时间
初凝时间: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分钟。
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小时,其他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小时。
2. 强度测定
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3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3. 细度
水泥细度属于选择性指标。硅酸盐或普通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其比表面积不小于300kg/m。
(二)建筑钢材的性能和应用
1. 抗震结构适用的钢筋牌号为带肋钢筋牌号后加E(例如:HRB400E,HRBF400E)。此类钢筋需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强屈比≥1.25,即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
超屈比≤1.3,即实测屈服强度与规定的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大于1.30。
最大力总伸长率≥9%。
2. 热轧带肋钢筋的表面标志包括牌号、生产企业序号(许可证后3位数字)和公称直径毫米数字。还可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
(三)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 水泥选择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环境、设计施工要求来确定,一般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
2. 细骨料:选用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为佳。重要工程混凝土所使用的砂还需进行碱活性检验。
3. 粗骨料:粒径大于5mm的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
4. 水:拌合及养护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设计年限100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500mg/L。
5. 外加剂: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6. 矿物掺合料:包括非活性和活性掺合料。
(四)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1. 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件边长为150mm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28天测得的抗压强度值。C30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在30-35MPa之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测定采用标准试件为150mm150mm300mm棱柱体。
2. 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等级表示,分为P4、P6、P8、P10、P12等六个等级。
3. 抗冻性:分为F50、F100、F150等九个等级,其中F50以上为抗冻混凝土。
(五)砌体结构材料的性能与分类
1. 砖的种类:包括烧结砖(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蒸压砖和混凝土砖等。其中,多孔砖主要用于承重部位,孔洞垂直于受压面;空心砖主要用于框架填充墙和自承重隔墙,孔洞水平。蒸压砖不能用于长期受热200C以上或有酸性介质腐蚀的部位。混凝土砖具有质轻、防火、隔声、保温等特点,可直接替代烧结砖用于承重的结构中。
2. 承重结构块体的强度等级:包括普通砖多孔砖、蒸压砖、混凝土普通砖等,其强度等级有MU30、MU25等。石材的强度等级有MU100、MU80等。块体强度的确定原则基于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当某一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某一比例时,有不同的处理原则(舍弃该值或作废)。需结合环境类别来选择合适强度的砌体材料。如地面以下或潮湿环境的砌体材料需满足一定的最低强度等级要求。对于存在侵蚀性介质的环境,应选择实心砖且其强度不低于MU20,并选用特定强度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砌块。对于处于较高侵蚀性环境中的砌体材料还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提高其耐久性。不同环境类别下使用的砌体材料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和设计以保证其结构和使用的安全性及耐久性要求得以满足。要求的水泥技术参数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案例分析门标志还应包括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性能指标以便消费者和施工人员可以方便识别和选择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这对选材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明确不同的砌体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六)对真题演练进行解答和分析进行概括总结。 答案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