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古代的通讯方式到如今高度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手机制式始终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2G时代的初露端倪到现今蓬展的4G时代,手机制式繁多且持续演变。从最开始的G、CDMA,再到后来的WCDMA、TD-SCDMA以及CDMA2000,直至现今主流的FDD-LTE和TD-LTE,这些专业术语缩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如同,令人晕头转向。而多样化的手机制式也给手机厂商带来了宣传的亮点,尤其在国内手机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众多手机厂商纷纷打出“五模十频”、“七模十八频”,甚至“七模二十频”的旗号,旨在说明自己的手机能够支持三大运营商的各类2G/3G/4络。
这些所谓的“模”,实际上就是指手机支持的网络制式。例如,一款声称支持七种网络制式的联通合约机,其实涵盖了G/EDGE(联通和移动的2络)、CDMA 1x(电信的2络)、EV-DO(电信的3络)、WCDMA(联通的3络)、TD-SCDMA(移动的3络)、TD-LTE(移动4络)和FDD-LTE(联通电信4络)。
回顾通讯制式的历史演变,虽然早在2G时代就存在制式问题,但当时的标准差异并不显著。随着移动和联通大力发展G,以及电信的影响力在2G时代尚未凸显,用户对制式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进入3G时代后,制式的多样化给用户和运营商带来了不小的困扰。特别是当三大运营商都引进iPhone 5s时,各自坚持不同的制式标准,造成了用户的诸多不便。移动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联通则采用国际通行的WCDMA,而电信则使用CDMA2000。这些不同制式之间差异巨大,互不兼容,导致用户换运营商往往意味着需要更换手机,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和困扰。
随着4G时代的来临,这一局面有所改善。尽管仍存在LTE-TDD和LTE-FDD的差异,但相较于3G时代,这种差异已经大大缩小,几乎不会对用户的选择造成困扰。这意味着用户只需一台兼容多种模式的4G手机,就能畅享三大运营商的网络。
对于运营商而言,移动作为国内用户基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在2G时代拥有显著优势。但在3G时代,由于未采用国际通行的WCDMA标准,其优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进入4G时代,移动凭借着深厚的用户基础开始发力。联通在3G时代获得了最迅猛的发展,并在争夺优质客户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最近获得的FDD牌照更是让联通的发展步伐加快。电信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尽管在绝对用户数上不容忽视,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尴尬局面。FDD牌照的发放也让电信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在网络制式方面,三家运营商各自采用不同的2G、3G和4络制式,而在奔向LTE的过程中,联通由于其WCDMA制式的平滑过渡而具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手机市场,由于多制式的现状,手机厂商为了增加卖点,纷纷增加手机对多模和多频的支持。被称为“全网通”的手机能支持目前多种网络制式。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运营商基于各种原因提供的合约机可能存在“”现象。所谓的“”手机最早始于Wifi时代,早年的“Wifi”曾引起广泛关注。如今虽然Wifi已经普及,“机”似乎成为一个历史概念,但实际上其他形式的“机”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据了解部分合约机在出厂时可能去或了某些芯片导致功能缺失。尽式融合是未来的趋势但在当前选择一个支持多种网络制式的全网通手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那些经常需要更换运营商号码或需要全球通用的手机用户来说选择多模合约机将更加便捷无需担心换卡换手机的问题。总的来说如果你对手机的要求只是日常使用那么三大运营商的合约机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但如果你有特殊需求那么选择多模合约机将为你带来更大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