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手糊玻璃钢
手工艺制作的玻璃钢制品成型工艺是通过在模具上交替铺设玻璃纤维织物和树脂,然后进行固化成型。这种采用手糊工艺制作的玻璃钢被称为手糊玻璃钢。
手糊玻璃钢的一般流程相对简单,其材料特点包括使用树脂模具,模具价格便宜,制作周期短,设计变更方便。这种工艺适用于初始投资少、产品品种多、生产周期短且产量较小的情况,对内表面要求不高的产品也能够很好地制作。手糊玻璃钢通常应用于客车的前后围。
二、RTM工艺
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是一种将树脂注入闭合模具中,浸润增强材料并进行固化成型的工艺。在这种工艺中,纤维增强材料被置于上下模之间,合模并加紧模具,然后在压力射树脂。当树脂固化后,打开模具即可取下产品。RTM工艺是玻璃钢成型工艺的一种。其材料特点为使用树脂模具,分为上下模部分,精度较高,内外表面光滑。RTM工艺的风险包括日产能低,应对大批量或紧急订单的能力较差,模具扩充成本较高。RTM工艺适用于生产规模小、对质量要求较高的定制产品。
三、DCPD工艺与材料
DCPD工艺使用的材料特点为采用铝模,日产能高,适用于客车中等和大批量生产。这种材料轻质、韧性好,内外表面质量优良,产品单价相对较低。尤其适合超大件的成型,材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适合制作覆盖件。其风险包括原材料需要进口,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产品成型后需要约7天的气味挥发期,以及模具成本较高。DCPD工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对韧性及质量要求极高的产品。
四、C材料与技术
C(片状模塑料)是一种用于制造玻璃钢制品的模压中间材料。它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各类添加剂以及短切玻璃纤维经过充分浸渍形成的夹芯结构。C是最先进、最重要的玻璃钢成型方法之一。其特点是采用钢模,产品内外表面质量优良,精度高、刚度好,适合制作开闭件。C工艺适用于生产规模大、对产品刚度及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五、钢冲压工艺概述
钢冲压工艺是通过模具对毛坯施加力量,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工件。钢冲压的材料特点为自产自足,产品内外表面质量好,精度高、刚度好,材料利用率高,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高。其风险主要是模具投入较高。钢冲压工艺广泛应用于生产规模大、对产品刚度及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六、综合对比
以下是各种成型工艺的对比:
1. 模具方面:手糊玻璃钢使用树脂模,RTM和DCPD也使用树脂模,但C和钢冲压则使用钢模。
2. 模具寿命:手糊玻璃钢的模具寿命为200套,RTM为300套,DCPD可达2万套,C和钢冲压均为2万套。
3. 开模周期与供货周期:各种工艺的开模周期和供货周期大致相同,均为20-30天左右。
4. 表面质量:手糊玻璃钢的表光面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RTP、DCPD和C的表面质量相对较好。
5. 适用情况:手糊玻璃钢适用于预算少、质量要求不高、改动频繁的产品;RTM适用于生产规模小、品质要求高的定制产品;DCPD适用于中等和大批量生产、对韧性及质量要求高的产品;C适用于生产规模大、对产品刚性及质量要求高的开闭件;钢冲压则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钢车身。在试制新车型时,可先采用手糊玻璃钢进行试制,待产品稳定且生命周期足够长时,可考虑切换为钢冲压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