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夏日的到来,空调成了许多家庭的避暑神器。在酷暑难耐之际,似乎没有了空调就无法生存。人们对空调的使用,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制冷效果,更是追求更加舒适与健康的使用体验。说到空调,就不得不提它的各种模式,其中【除湿】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人开玩笑说:“夏天一到,感觉整条命都是空调给的。”而对许多人来说,夏天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盖着最厚的被子,在凉爽的室内吹空调,享受一场美梦。确实,空调为我们带来了清凉与舒适,但你注意过遥控器上的【除湿】功能吗?真的有必要了解它。
听说,将空调模式从制冷转为除湿,同样能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而且更为省电。这是真的吗?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除湿】模式工作时,室内吹风机保持低速运行,压缩机也会间断运作。这种模式不断地循环,使室温保持在设定的温度附近。而【制冷】模式则需要空调压缩机和吹风机持续运作,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低温才会停机,显然更为耗电。
在的天气里,容易出汗。干燥的空气能迅速吸收汗液,让人感到凉爽。但在湿度大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分已经很多,很难再吸收汗液,导致汗液长时间停留在皮肤上,体温上升。在这种环境中,降低室内湿度比降温更能让人感觉到舒适。从这个角度看,【除湿】模式似乎更有优势。
但说到“除湿模式更省电”,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当气温超过30℃时,除湿和制冷模式的用电量相差无几;而在20多摄氏度时,除湿模式的确比制冷模式省电。如果只是单纯为了省电而使用除湿模式,可能会导致空气过于干燥,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长时间开启除湿模式也会损害压缩机。
那么,【除湿】模式除了可能省电之外,还有哪些好处呢?
与制冷模式相比,【除湿】模式在运行时吹出的冷风更加柔和,对的伤害更小。这是因为制冷模式的温度和风速可以调高或调低,而空调会按照人工选择的温度和风速以制冷模式运行,有时吹出的冷风强劲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而【除湿】模式则以去除水蒸汽为目的,同时降低空气温度。它的温度和风速是不可调高或调低的,吹出的冷风比较柔和,对的伤害降到最低。
【除湿】模式还能调节空气湿度,让感受到更加舒适。在使用空调除湿功能时,房间的空气被吸入并通过蒸发器,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排掉。这样,空气相对湿度会从除湿前的70%以上降到50%左右,让人感受到干爽舒适。专家表示,室内外的温差最好在5℃-6℃之间,而【除湿】模式正是利用调节湿度让感受到舒适,达到降目的,相对于【制冷】模式更为健康。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空调呢?
要避免频繁开关空调,因为频繁操作、启动空调会更耗电,也会损害空调,缩短使用寿命。在进屋时不要急着开空调,应该先等身体温度恢复到正常后再打开空调。室内降温通风时,应该先开空调后关窗,等空调里的污染物释放后再关闭门窗。空调开3小时就要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空调的清洁也很重要。天天吹没有清洁过的空调,就像让各种灰尘、细菌、霉菌往身上扑。要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并请专业人员清洁散热片。清洗空调不仅可以改善使用效果,还可以降低能耗、提高制冷效率、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
除了这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外,【空调还有许多妙用】,快来留言说说你知道哪些空调的妙用或特殊功能吧!让我们的生活因你的分享而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