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坡驾驶操作:
①在山区公路上行驶时,由于经常需要连续上坡行驶数十公里,因此汽车长时间处于中低速运行状态,发动机转速较高,水温上升迅速。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的动态。一旦发现水温异常升高或故障指示灯闪烁,应立即停车检查。特别是在冷却水沸腾时,应在冷却后补充防冻液。请注意,打开水箱盖时,要用擦车毛巾覆盖水箱盖,以防冷却液烫伤。
②由于山路多弯,视线盲区大,驾驶员应注意路边标志、标牌的提示,严格遵循减速、鸣号、靠右行的行车原则。在险峻的山路会车时,壁一侧的车辆应先行慢化、避让和停车。在上坡跟车行驶时,应保持适当的车距,以防前车突然减速、换挡或刹车导致后车意外停车。
③当车速持续在40-50公里/小时之间上坡时,不建议长时间使用D挡行驶。因为这个速度区间处于3挡和4挡的临界状态,变速箱会在这两个挡位之间频繁切换。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应换入D3挡,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则应当切换到手动模式,并将挡位调至3挡。
④在上陡坡中途停车时,应将车辆靠近右侧路边,并将方向盘向左旋转一圈,以便在车辆后溜时前轮能够顶住路边。随后拉紧手刹、熄火,并将变速杆挂入P挡。如有必要,还可以用石块固定后轮。重新起步时,要遵循上坡起步的要领。特别是在冬季冰雪路面上坡起步时,容易出现车轮空转、甩尾等现象。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小油门或高一级挡位进行起步。如果车辆在坡下倒退滑溜,应使用间歇制动,并迅速将车尾甩向的一侧,利用山壁或路边沟槽固定车辆。
⑤在山路转弯或行驶至坡顶视线不佳时,驾驶员应特别注意靠右行驶并鸣笛警示。夜间行驶时,应交替使用远近灯光提醒对向车辆和行人注意避让。
下坡驾驶操作:
①在下坡行驶前,驾驶员首先需要踩一脚刹车检查刹车性能。如果刹车失灵,不要慌张,先尝试将手刹拉过一半(如果手刹全程拉紧为7扣的话)。电子手刹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不宜使用,因为其制动力只作用于后轮,突然使用可能造成车辆侧滑或甩尾。此时应逐级减挡,自动变速箱的车型应换入低速挡位(如D3挡、2挡、L挡),待车速降低后再操作手刹停车。如果是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型,则应切换到手动模式并相应减挡。如果仍无法停车,应尽快利用山壁、树木、路边沟槽等固定车辆。
②下坡行驶时,不要依赖空挡滑行或最高挡刹车减速。这样做有两个危害:一是小型汽车的刹车和转向系统通常配备助力装置,空挡滑行可能导致助力装置失效;二是如果一直使用D挡下坡,车辆会失去发动机的牵阻制动作用而越滑越快。长时间依赖刹车减速可能导致刹车蹄片过热,引衰减导致刹车失灵。应选择适当低一级的挡位配合脚刹进行下坡行驶。我曾有一次在吉隆坡旅游时乘坐的大巴在下坡过程中也选择了中低速挡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可见驾驶技巧不分国界,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
③在下陡坡转弯时,应根据弯路的曲率半径采用制动减挡的方法过弯。在通过弯路之前如果使用的是D3挡那么过弯时应减至2挡通过后再换入D3挡这样可以更多地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而减少刹车减速的使用。
④下坡途中遇到上坡车辆时应主动避让特别是大型重车客车等必要时应停车让行。冬季遇到冰雪路段应选择合适的低速挡缓慢下坡如果遇到雨后的道路则应在转弯前使用间歇制动降低车速然后低速过弯避免在弯路中急刹车导致方向失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