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其实存在于梦想与现实之间。对于人类而言,月球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秘之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流传了数千年。这个世界上最近的距离也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后续的探月任务,我国不断刷新着月球探测的记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被誉为的“探月港”,自2007年以来,该中心成功发所有的探月航天器,逐渐拉近了与月球的距离,创造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奇迹。
这里见证了一个个追逐梦想、勇攀高峰的感人故事。每一代西昌航天人的足迹都印刻在这里,他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辉煌。
回溯历史,有一个振奋人心的约定。那是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与时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李尚福之间的一个承诺:“如果你们能保证火箭在‘零窗口’成功发射,我就能保证实现嫦娥一号可控撞月。”这个约定在2007年夏秋之交,鼓舞着无数人的心。
与其他卫星发射不同,嫦娥一号的发射对时间要求极为严格。发射窗口的每一分钟都十分关键。如果错过了窗口的最佳时机,为了追赶这短短的时间差,嫦娥一号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这不仅关乎到卫星的寿命,更关乎整个任务的成败。
为了实现“零窗口”发射,节省卫星推进剂并提高其入轨成功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领导、科研人员以及一线技术人员齐心协力,下定决心实现这一目标。因为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能够精确实施“零窗口”发射,所以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达成目标,各系统的工作人员在星箭测试、气象研判、燃料加注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成功实现了“零窗口”发射,让嫦娥一号实现了可控撞月,这标志着探月工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