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永纲是青岛公交集团李沧巴士的一名驾驶员,他在驾驶公交车时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车主在行驶中使用鸣笛来交流。这些车主发出一种特定的鸣笛声——“滴~滴滴”,仿佛是一种马路上的“暗号”。为了验证是否在路上遇到“自己人”,有些车主还会在车身尾部粘贴诸如“抖友”、“内涵段子”等贴图,并在按喇叭时发出特定的暗号。不少车主会跟随鸣笛响应,网友纷纷模仿这种行为。
唐永纲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友善,而是一种不文明驾车的表现。他向单位反映了这个问题,并得知许多公交车司机都有同样的困扰。记者随即对几名私家车车主进行了街头随机采访,但大部分车主对于车辆应如何鸣笛以及车身是否可以贴图画等问题模糊不清。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记者跟随李沧巴士驾驶员来到了青岛支队四流中路中队。应诗杰指出:“机动车在遇到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候或行驶缓慢时,应停车等候或依次行驶,不得进入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行驶,更不得鸣喇叭催促车辆和行人。无故乱鸣笛将会受到部门的处罚。”他还强调汽车贴纸不得影响安全驾驶,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如动车喷涂或粘贴的标识或车身广告影响安全驾驶,将会被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应诗杰还提到,尽管学校和医院等特殊路段有禁止鸣笛的标识,但仍有很多车主在这些路段鸣笛。乱鸣笛是一种特殊的交通违章行为,因为只能现场抓现行并进行处罚,非现场处罚缺乏相应的证据。车主应自觉遵守文明驾驶的一些细节,包括文明使用车笛。
和公交车司机呼吁广大驾驶员,街头鸣笛交流、车身尾部贴图画等行为看似小事,实则违规。这种行为不仅扰民,还影响交通安全。希望广大驾驶员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共同建设美丽的青岛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