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残值率5%怎么算折旧

净残值率5%怎么算折旧

1.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是一种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寿命内的策略,也称作直线法。在这种方法下,每期的折旧额是固定的。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月折旧率

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下面是具体的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的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例如,对于甲公司的机器设备,原价为680,000元,预计生产产品产量为2,000,000件,预计净残值率为3%,本月生产产品34,000件。计算结果为:单件折旧额为每件产品需要承担的折旧费用,即每件产品折合民币的价值;然后,用本月的工作量乘以单件折旧额得出本月应计提的折旧额。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计算折旧的方法。其特点是每年根据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折旧额。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应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 2 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 月折旧率

以乙公司的机器设备为例,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每年的折旧额会逐年递减,但在最后两年会转为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损耗情况。


净残值率5%怎么算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