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山寿皇殿完成全面修缮,今日正式试开放
恢复清乾隆历史风貌,展示丰富展陈,讲述历史变迁
经过长达四年的精心规划、修缮和布展,景山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主体建筑今日正式对外开放,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游客。推出“景山寿皇殿历史文化展”,通过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复原陈列和多媒体展示,向游客展示寿皇殿的前世今生。
寿皇殿建筑群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第二大建筑群,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该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212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97.6米,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建。整体建筑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属于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在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家举行祖先祭祀活动的场所,每年皇帝都会按照节令祭日和相关规定,到寿皇殿祭祀祖先。
1954年,北京市决定将寿皇殿部分区域划给北京市少年宫使用。自此,寿皇殿形成了“一园两治”的管理模式。直到2013年12月31日,寿皇殿建筑群正式回归景山公园。为了全面恢复寿皇殿院落清乾隆十四年的历史面貌,景山公园从2014年开始进行全面勘测和规划,并于2016年4月11日正式启动修缮工程。此次修缮对古建筑群进行了逐一更正,恢复了文物建筑的目标。
修缮内容包括寿皇殿院内全部文物建筑本体、宫墙及宫门、角门、随墙门等,以及院落铺装和环境的恢复。此次修缮对物资匮乏时期的不当修缮进行了还原,坚持运用原工艺和原材料,以乾隆时期的建筑风格恢复原建筑形制。
今天开放的寿皇殿建筑群还推出了“景山寿皇殿历史文化展”。六个展厅以原状陈列与专题展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历史照片、创作画、文物、文献复制品、多媒体展示和寿皇殿正殿复原陈列等多种形式,向游客展示了寿皇殿的历史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