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荣誉等身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介绍显示,此次失误实在不应该。更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录取通知书、毕业证出现错误的情况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去年就有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上将“录取”的“录”字误打成“寻找”的“寻”字,也有学校的通知书上出现英语单词拼写错误,将“University”错误地印成“Unversity”。
在这个毕业季,一所湖北武汉的高校更是将毕业证上的“授予”印成了“授子”,另一所湖南长沙的高校则让毕业生集体“结业”。但与这些相比,连学校名字都写错的情况更为严重。每次这样的奇葩事成为热点新闻,对于涉事高校来说都是一种尴尬。
高校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的承诺,更是向社会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载体。现实中各种“花式错误”频繁发生,甚至到了连学校名字都能写错的地步,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份简单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代表着一种仪式感和确认。每一位学生被高校录取以及毕业后拿到毕业证,都是他们人生中的大事。高校在发放这些时应该更加谨慎,多次核对,避免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这些错误反映的不仅仅是工作疏忽或流程问题,更是对学校、对学生的态度问题。
每次类似的新闻曝光后,涉事高校都会表示会改正错误,这是必要的。但高校也应该更加重视这些事情,尽量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不需要多么华丽,但至少要严谨、规范,不留何瑕疵。连学校名字都写不对,这应该是一个基本要求吧?
我们要知道,录取通知书是学生对高校的第一印象,而毕业证则会伴随学生一生。高校应该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让每位学生记住母校的美好,并感受到应有的尊重。
(作者:澎湃首席评论员 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