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年仅16岁的汉口女孩周铭(化名),因长时间使用暖手宝导致手指烫伤。她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将暖手宝握在手中,结果手指被烫出两个小水泡。由于没有及时处理,几天后伤口恶化,最后由母亲带至武汉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诊断为低温烫伤。皮肤科高英介绍称,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低热物体引起的慢性烫伤。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热源可能导致皮肤损伤。这些新型取暖设备可能在初始接触时感觉不烫,但长时间接触下来,热量的累积仍然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尽管低温烫伤看似面积不大,但可能已经深入伤害到真皮甚至皮下,严重时可能导致深部坏死。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不少年轻人在取暖过程中因不当操作导致了低温烫伤。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的副医师覃莉也证实,她接诊过一些因长时间贴着自的暖宝宝而入睡的患者,醒来后发现皮肤出现烫伤。如今市场上的自贴非常受欢迎,但一些年轻人使用时间过长或贴着睡觉,就可能出现低温烫伤。
网络购物平台上琳琅满目的冬季取暖神器,如充电的暖手宝、暖脚宝、热水袋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可能出现的低温烫伤风险,绝大多数网店的产品介绍和工作人员均未提及。
专家们提醒,预防低温烫伤需选择正规产品,使用热水袋时要做好隔离防护,避免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任何取暖设备都不应在睡觉时通宵使用。出现低温烫伤后,应及时用冷水冲洗或用冷敷降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自行处理或使用不当物影响治疗。任何形式的烫伤都不能轻视,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