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幅清代画家张庚所绘的山水册页,细腻描绘了江南的美景。画中烟云缭绕,大江大河流淌其间。虽然山势并不雄伟,但却以其浑厚苍润的特质,符合人们对柔美江南的深刻印象。张庚是浙江嘉兴人,生活在乾隆年间,身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他对家乡山水的描绘更加深入细致。
这些册页融合了写实与传统元素,展现了张庚在创作中的独特风格。他深受五代董源巨然、北宋文人墨戏、元四家以及明末董其昌等名家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己的绘画语言。
张庚在技法上有所创新,以米点皴的册页为例,他没有遵循传统的标准画法。米点皴是北宋米芾创造的皴法,能够生动地再现江南烟雨蒙蒙的景色。张庚在表现远景的群山时,采用了淡墨和直接的米点皴,更多地表现了观察到的效果,满足了视觉感受。前景和中景则运用了线皴,与远景的点皴相结合,使得空间感更加深远。
张庚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如取消远山、改变构图等。其中一幅册页描绘了渔隐泛舟,远景由平湖苇草构成,这种将通常前景、中景的内容变为远景的尝试,显然是基于写生的创作。张庚试图在保持全景式构图的强调局部特性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经过多次尝试,张庚最终找到了一种画江南山水的方法,即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不忘表现自然生动之美。他不断尝试和调整笔墨构图,以适应不同的作品尺寸。欣赏张庚的《山水册》,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更在于他不断尝试的精神和用传统技法写生的独特方式。他的创作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