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为群众服务的道路上,一些员在接收到群众的需求后,选择了消极应对,拖延处理或者甚至不做任何处理,虽然表面“收到”,但实际上却是“已读不回”,导致群众的需求落空。这种敷衍了事的处理方式,不仅严重损害了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更违背了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这种不良风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及时回应群众的每一个诉求。
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传递信息,对群众的关切和需求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能再等待群众主动找来,而应该像未雨绸缪一般,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群众的诉求。无论是深入社区走访、线上调研,还是通过热线电话主动询问,我们都要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诚意,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被听见,他们的问题被重视。
当群众的需求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必须迅速行动,不能拖延懈怠。部分存在的“怕出头、怕担当、怕回应、怕表态”的心理,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的二十届三中《决定》的精神,对群众的需求和诉求给予及时回应。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要马上办理并报备;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报告,按照的意见依法依规高效办理,避免让群众感到失望。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办理完事项后,要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结果。我们要做到事事有回音,让群众清楚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成效。我们还要做好后续的跟进工作,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为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努力。(大河网河声评论员:武鸿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