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的四季如诗如画,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尤其是初冬时分,当斑斓的秋叶逐渐落尽,大自然呈现出一片肃杀之景。走在江南的大地上,不禁让人感到生命的黯淡和心情的惶然。这样的季节里,即使来到风景如画的苏州,也难掩其间的懊丧之情。
走在暮中,心中正感到无限懊丧,突然间却闻到一股淡淡的幽香。这股幽香仿佛从古老的深闺中飘出,引人遐思。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如纽约、伦敦或香港,难以感受到如此沁人心脾的香气。这种遗世独立的香远益清,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幽雅之地。
循着香气,我发现了一丛蜡梅。虽然周围的黄叶已经失去了生机,但蜡梅花却如黄蜡塑成的小铃铛般,掩映在灰暗的叶脉间。这是江南在冬至节气中仅存的风雅。我原以为蜡梅是毫无观赏价值的花树,但现在看来,它的清幽香气和淡泊高雅却是文人审美的最高意境。
实际上,蜡梅并非梅花的一种,与繁花似锦的梅花不同。在植物分类学上,蜡梅属于蜡梅科,是落叶灌木,而梅花则是蔷薇科。虽然两者都在冬季绽放,但历来被人混淆。古代本草学者清楚地指出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只是我们往往忽略这些细微的差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蜡梅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开放,香气相近,色似蜜蜡而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蜡梅与梅花开放的时间也有所不同。蜡梅在冬至期间就已盛开,而梅花则一般在腊月末梢才绽放。或许这也是蜡梅被称为腊梅的原因之一。广东诗人屈大均曾描述梅关一带的梅花先开,然后才是腊梅开放,但清人钱蘅生则明确指出腊梅先开。
宋代郑刚中的《腊梅》诗写道:“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这首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腊梅的幽香和孤艳之美。在江南的冬季里,腊梅的幽香飘摇着江南的风雅与韵味。每当闻香而至时都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